《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教育部于2006年正式颁布新“两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该课程教学过程的规律,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本文就此问题结合长期教学工作实践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针对本课程规律和特点设计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和学习评价四个阶段共12个教学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及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5—0110—04
  
  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党中央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6年正式颁布高等院校新的“两课”课程体系,并组织编写出版了系列教材。这对于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两课”课程体系中,设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从表面上看,《概论》课是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而成,实际上从课程性质、内容结构、课程重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概论》课都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因此,认真研究《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虽然我们有许多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学者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不少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但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关注明显偏少,这不能不是一大缺憾。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能充分体现教学思想和教育目标,是否能充分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决定了课程教学的质量。为此,本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对《概论》课的课程教学环节设计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一、课程教学环节的概念
  
  教学环节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的特点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和步骤。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应该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步骤和程序,这是人们对教学规律多年探索形成的共识。
  教学过程是由各个教学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把各个教学步骤按一定的次序衔接起来,就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是充分认识教学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准。从总体要求来看,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最有效地接受各种教学信息,并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从具体要求来看,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组织课前预习、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讲授重点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运用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手段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何利用作业和小论文检测学习效果、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等。
  对于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应该有所区别,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来统一所有课程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探索出教学环节设计的某些共性和规律:一是整体性。系统论的原理表明,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因此,我们在研究教学环节设计时不能只注重局部优化,而应重视整体优化。要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程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程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二是科学性。要实现整体优化,关键在教学过程结构的科学合理,要充分体现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丰富,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各环节衔接自然,和谐流畅,教学双方配合默契,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学积极性。三是灵活性。对于同一门课程,由于教学对象和教学时间的某些差异,也会导致教学过程的细微变化。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有相应的应变措施。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和形式安排需要根据教学过程出现的新情况作必要调整,而这种调整又不能影响教学效果,需要设计的灵活性来解决。
  
  二、《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规律
  
  把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规律是设计教学环节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概论》课程自身特有的性质、特点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使这门课程形成了与其它课程所不同的特有规律。认识这种规律,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些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时代性规律
  《概论》课程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它能回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敏感问题,给学生指明分析判断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提高。这一规律要求《概论》课程教学要有时代感,要把教学过程同当代发生的各种新鲜事物,同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必须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使之正确地认识社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灌输是指利用课程教学及其他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使之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精神实质,以达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支配学生行为的目的。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尽管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是主流意识形态,占有指导地位,但青年大学生不可能自发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灌输不等于强迫,不等于在教学中采取“填鸭式”,同样需要摆事实,讲道理,要用启发式的教学来达到教学目的。疏导是指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给予释疑解惑,引导他们按正确的思路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障碍。实践证明,灌输和疏导只有结合起来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知行统一规律
  知与行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两个重要因素。知,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和起点。行,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和归宿。教师向学生传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这一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实践,这是政治理论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同时还要重视学生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 毛泽东思想 重要思想 概论 教学环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