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新思路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 《有机化学》是化学、材料、食品、生物、环境、医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繁杂,存在立体结构难懂、反应机理抽象等因素,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基于《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本文从明确课程目标、开展目标程序教学,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有机化学》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
  关键词: 《有机化学》 目标程序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科技信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教育现代化。如何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科技教育体系,创新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也在于学习能力[1]。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现代化教育的真正魅力在于因势利导,使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传统的教育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是不利于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因此,对教师而言,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背景,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无疑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有机化学》是化学、材料、食品、生物、环境、医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课,其内容繁杂,存在立体结构难懂、反应机理抽象,同时新的知识猛增,学时压缩,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2]。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试图从明确课程目标、开展目标程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新的符合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1.明确课程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有机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其中的知识和原理对于今后专业课程的深入具有奠基石的作用,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同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联系紧密,必须将基础知识和原理讲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明确课程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学习需求是指学生对所学课程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学习能力的首要条件[3]。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一方面,我们从该学科的入门课——《绪论》开始,将其作为突破口,结合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展示《有机化学》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应用的前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把课程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确课程的作用和意义;然后在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动机、基础知识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安排。另一方面,在讲授过程中,我们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有机化学》知识和原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适当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课堂讨论作为讲授的辅助,促使学生积极加入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形成“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2.开展目标程序教学,加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的,如果缺乏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从加强学生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总体目标,同时对于每个章节制定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指出该章节的重点、难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安排不同的教学形式,使每一章节、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都有针对性。我们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唱好课堂授课的“三步曲”:第一步是传授新知识,以每章练习题加强训练;第二步是进行总复习,对第一步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第三步是加强重点记忆,提高综合解题能力[4]。我们通过有目的的目标程序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主要靠课堂传授,需要发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学为主线的“三主”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重点内容精讲(如:物质的命名、重要的反应类型、反应机理等),而其他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如:物理性质、特殊化合物等)。
  3.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加强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根据《有机化学》学科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制作PPT,开发和引进CAI软件[5]、电视系列教材,同时可以将部分内容制成光盘(单机版),部分内容链接入学校网络资源库用于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可彻底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为现代教育技术模式。首先,我们将复杂难懂的立体异构和抽象的化学反应机理以简洁优美的画面及三维动画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反复播放,有利学生的学习理解。如:立体异构中的对称轴、对称面;SN1,SN2与邻基参与和有机合成方法与设计的模拟[6]。其次,我们由单纯、枯燥的“讲”课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演示”课。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形象不仅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且是对形象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7]。动态演示富含想象性、创造性美的享受,把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教师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上。最后,教学内容可在学校网络中调出,使学生在上课时不再忙于记笔记,更多地开动自己的脑筋思考问题,有利于新的思维模式的形成。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知识、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课程论文的写作,课程论文的成绩作为综合评定的10%记入总成绩中。课程论文可以是对所学已有知识的一个总结,也可以是应用性题目和探索性题目。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正确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扩展为广泛而系统的阅读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能力,以及推理、论证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和课程论文写作等手段,拓展了课堂教与学的空间,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探索,又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4.结语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从明确课程目标、开展目标程序教学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明确课程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结合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将课程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明确课程的作用和意义,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有机化学》知识和原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开展目标程序教学,加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加强学生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总体目标和每个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唱好课堂授课的“三步曲”。同时,发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学为主线的“三主”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最后,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加强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内容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演示法,使讲授、讨论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方法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同时,还加强课程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能力,以及推理、论证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娄国栋.当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五大因素及主要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02.1.
  [2]郭书好,张金梅,李毅群,徐石海,曾向潮.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6,(6).
  [3]吴颖娇.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职业与教育,2008.
  [4]李红.工科有机化学教学目标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5]范瑞溪.微机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6]郭书好,区碧茹.碳水化合物MCAI课件设计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与发展(Ⅱ)[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7]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1.

相关热词搜索:有机化学 新思路 探索 教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