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科学演进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学科化的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科学研究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文章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逐步获得独立形态并科学发展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呈现出以服务课程实践为基本诉求、以系统性思维整合研究空间和以多学科理论交叉构成研究抓手的趋势,但也积累了诸如概念的重叠与交叉、研究对象过于集中、研究层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于这种现状,文章建议从课程的实践、理论和历史三个层面改进和优化,建构立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系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历程;科学化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2.02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2-0064-05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学校彻底废除了国民党的反动政治教育,改为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自此在高校获得“国家课程”的地位。随着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呈现出丰富的实践形态,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概而言之,可以将建国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课程与教学的混合研究
  最初的课程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问题混合在一起,并在很大程度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所遮蔽。建国初期“由于普遍缺少足够称职的政治理论师资”,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一般都不高”[1],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革命与建设形势。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高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课程主要是在学习苏联教育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因此,当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讨论,基本上是围绕教学问题展开的,并且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研究内容、表达方式带有明显的苏联烙印,包括讲义教材、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与方法在内的整个教学活动都借鉴了苏联经验;另一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来自教学活动的直接经验,属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初级应用,不免带有零散、重复乃至教条主义的偏向。
  尽管在描述性、经验性的教学讨论中难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踪迹,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积极探索为理论研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50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会议报告指出政治课教学内容“零碎没有系统”、教学组织的各级机构“不健全”等问题[2],这实际上已经触及课程知识的结构问题和课程管理的组织问题。在1955年召开的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子载强调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既要“把四门政治理论课相互有机地联系起来”,也要“和其他课程的教学相互密切地配合起来”[3],这个看法,已经带有对政治理论课程具体科目之间关系、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关系的思考。但是,学界此时并没有从学理上触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题。并且,在“反右”扩大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一度出现了中断。
  2.第二阶段:课程研究的科学起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校恢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新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党在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科学化提供了逻辑起点。1984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首次正式提出改革马列主义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增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现实性”[4]。同年,全国有6所高校开办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學位班[5],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进程起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科学化改革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化设置,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科学起步和迅速发展。
  与建国之初的讨论相比,新时期的课程研究在理论框架、知识背景和写作方法上都有了明显发展。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范畴、主体、过程、环境等全方位反思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问题及其变革,初步搭建了系统的分析框架。二是引入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作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的丰富实践进行总结、整理,摆脱了直观描述、经验感悟式的写作方式。但是,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仍然没有与教学研究区分开来,二者在学界的讨论中往往被视为同一对象的不同环节。
  3.第三阶段:课程研究的独立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的逐步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独立性增强了,这直接体现在理论化程度的提高上。
  一是表现为课程范畴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凸显。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问题之中,往往被放在一起讨论。尽管二者在实践中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但作为专门的科学研究则要求认识对象的独立化。近十余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本质、内涵、特征的探讨有明显的增加,并出现了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的作品。
  二是突破单一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和研究范畴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从多个研究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把握,这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不矛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已经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研究的视野,但还停留在介绍、比较的阶段。进入21世纪后,诸多人文社会科学、一部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进一步交叉,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些具体研究范畴得到吸收,实证研究、量化研究的方法被应用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三是从课程实践的理论总结开始转向课程理论的实践应用。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的一批专家学者们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上,就是早期成果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经验总结为主,但“理论上的探讨和思考并不够”[6]。而在近十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关于隐性课程、人文课程、活动课程、网络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始注重从教材、教法、教师队伍和课程评估等维度加以规范,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科学建设[7]。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经过检验和创新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再度指导课程建设的发展并在与课程实践的融合中实现其应用价值”[8]。

相关热词搜索:演进 思想政治 教育课程 高校 科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