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深化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要:新课标渗透着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着力打造持续、高效的课堂效益,深化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本文旨在进行新课标下深化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素养;个人发展;高效课堂
  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的理念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一、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课程价值观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强调数学学科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要以本学科明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发展观为指导,它是课程论的灵魂所在,如果脱离它会使课程论走向误区。新课程改革赋予课程新的价值,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与任务。从价值主体维度来看,它无非有社会中心与学生中心两种取向。以前我国传统的教育课程体系在价值主体的选择上明显表现为以社会为指向和核心,即以“社会为本、知识为本”,如明确指出“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这样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得学生个体以社会角色出现在课堂活动中,在根本上失去了自我。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但服务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成长和提升,所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它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二、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思维
  教师是课改的关键,是教学改革的领头军。所以,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而教学思维方式是教学行为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源,当前,教学思维急需从预设到生成的转换。
  预成性思维的特征是重实体、重规律、重结果、重抽象,在其统领下,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对规律、规则的传承与墨守,强调以知识为本、以教为本、教决定学,而忽略了教学的对象是一群有着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情感体验、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思维水平的人,课堂呆板而沉寂,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木头人”。
  生成性思维的特征是重关系、重创造、重具体、重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将教学与它所属情境割裂开。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我们不能站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即课堂是动态生成的、灵活机智的,它关注的是一次次具体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当堂课的感受与表现,追求教师的选择与创作,这样更能促进师生间数学思维的交流,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矛盾冲突点,最后通过研究、探讨、验证,使数学思维趋于统一。
  三、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传授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高中数学课堂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态度为核心。分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主要形式有两种:搭配分组与同类分组。“搭配分组”忽视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使组内产生少数优生“一言堂”的局面,学困生参与不进来,最终导致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差。“同类分组”按照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原则进行分组,能够构建出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整体氛围。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也不同,组内学生的水平层次不同,导致进步的程度也不相同。为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分组教学模式。“同类分组”是把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生分为一组,便于在讨论时产生同感,形成合力,共同提高。
  四、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学案
  学案教学是分组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注重学生数学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别,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原则,使学案起到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设计的起点要低,具有层次性。二是在尊重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和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正面激励机制的引进,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道路要多,终点要散。三是要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为主要目标,学案设计要以通过理论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学案不仅是认知的阶梯,更是讨论的护栏,二者相辅相成,保障了分组教学的有效实施。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思想,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工具性,使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茹小东.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议[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1(11).
  [2]曹建兵.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9).
  [3]张晓月.新课程下高中數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新课程,2009(20).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改革 深化 新课标 高中数学 探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