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混合教学实验改革的实践与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ned/cned201706/cned20170604-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ned/cned201706/cned20170604-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ned/cned201706/cned20170604-3-l.jpg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从单纯面授模式转向混合模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文章就混合模式的内涵、发展趋势、开展条件等方面提出了看法,结合清华教育在线资源的一个实践案例对混合模式教学分析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卷调查分析法从是否促进理解和深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能力等方面验证了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混合教学; 高校;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14-0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广泛普及,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也日渐丰富,在教室上课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他在网络上都可以查到,导致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越来越少。上课玩手机,发微博,甚至逃课,老师对此也束手无策,通过硬性的点名,收手机等粗暴的办法根本上解决不了教学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果效率成为高校的一个新难题。MOOCs、混合教学等兴起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举措的一个新亮点[1]。混合教学模式能把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之间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提高课程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2]。本文对混合教学的教育方式做些探究。
  一、混合教学理论的内涵
  混合教学/学习(Blend learning)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教学与其说是一种教学理论,不如说是一种理念,它是指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混合,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学等学习方式的混合[3]。总之,将传统与网络学习的优势两者结合就可以称之为混合学习,这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改良与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在线传授的内容所占比例的大小对混合教学以更直观的理解,如表1课程类型[4]。
  细分下来,混合教学的模式还可以分为:①面对面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交替进行,如翻转课堂;②面对面教学为主,网络在线为辅;③教学内容网络教学为主,面对面的小组或个人辅导为辅;④在机房自主学习所有课程,教师现场指导;⑤远程在线学习为主,少量的线下讨论辅导。都是线下线上紧密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起良好的促进作用[5]。
  混合课堂教学活动组成要素及其关系如图1所示。教师团队组通过传统课堂教授、视频课程、网络教学等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互动反馈,同时也反馈出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学业成就等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以达到学习目的如:信息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力素质和情感伦理等[6]。
  二、混合教学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由开始推广幻灯、投影教学,在教室摆放若干台国产的601、602录音机供学生听外语录音,后来建设电视录像、闭路电视、语言实验室,后来把投影仪、录音设备、录像机、电视机等组装在教室里建立早期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问世后,着力推行多媒体教学,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各种应用管理平台,发展远程网络教育,迎来了我国教育混合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8]。《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9]。
  在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高校普遍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尤其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各高校纷纷建立了面向全校各学科专业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着力建设网上教学资源,全力打造网络课程,鼓励支持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10]。到2013年,70%的美国高校领导认为他们将有40%的混合课程[11]。
  三、开展混合教学的必要条件
  1.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校园网接入及无线宽带覆盖完好。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能为每名学生提供自主、个性化学习的信息环境和服务。大部分高校已经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无线宽带网络覆盖校园,这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方便的宽带服务。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学习终端的普及也为网上学习提供了硬件基础。这些基础设施配合成熟的流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使得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活动成为可能[12]。
  2.需要学校及教务系统的政策支持
  学校的政策是整个教育的火车头,在教学的学时分配方面的调整,将影响教师重新设计面授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都极大的影响着教师的良好发挥。
  3.需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与实践
  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进行规划与安排,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与管理,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等。很多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必须要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才能掌好混合教学的舵。
  4.学生的積极参与和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
  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混合教学的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初探 混合 实践 高校 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