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模型系列课程的多层次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基于对国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战略部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数学模型这种实践性、多学科性和协作性的课程特色的深入理解,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提出了“基于数学模型系列课程的多层次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数学模型课程群,建成了数学模型精品课程系列网站;探索建立了基于数学模型系列课程的多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以数学建模竞赛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为重要内容的科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实践取得一系列教学成果,对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数学模型系列课程 多学科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67-03
2011年4月24日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明确指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做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随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对积极推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地区间的协同创新,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近4年来,国内教育界专家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包括协同创新的回顾、政策分析、内涵层次与运行机制探析。[2] [3] [4] [5]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纵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趋复杂,人类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在复杂的、盘根错节的问题前,单一学科的知识和狭隘的专业化技能已经显得软弱无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种学科的理论、想法、观念、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必须依靠多学科协作创新。事实上,多学科、边缘学科和跨专业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的关键。而如何培养肩负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历史使命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如何加强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大任务和面临的新挑战。目前关于跨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大多是由于该专业本身就是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专业,或者有的是大学同一个学院的部分专业在同一个基础平台上培养等[6] [7] [8] [9] [10] [11],基于某个专业课程的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比较少见。
数学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不言而喻的。2010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成立仪式时强调,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着力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解决影响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而用数学方法解决科技和生产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或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要的和关键的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计算求解。解决各学科的实际问题需要创新,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协作。因此,数学模型这种实践性、多学科性、协作性的课程以及系列学术活动受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青睐是顺理成章的。
十余年来,由长期从事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的中青年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组成的教学数学模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基于对国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战略部署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数学模型这种实践性、多学科性和协作性的课程特色的深入理解,提出了“基于数学模型系列课程的多层次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数学模型课程群,建成了数学模型精品课程系列网站;探索建立了基于数学模型系列课程的多学科专业学生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了以数学建模竞赛等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为重要内容的科技协同创新实践基地。多元化的系列课程和精品课程系列网站使得受益人群涵盖了多层次多学科专业学生,方便多层次多学科专业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混合式学习,多学科专业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保证了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选修数学模型系列课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协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些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对多学科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一、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数学模型课程群,建成数学模型精品课程系列网站
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数学模型(同时建成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应用数学模型,创建了全校选修课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全校通识课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入选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通选课”)、专业选修课数学实验,举办了“数学建模竞赛系列讲座”,建成了数学模型精品课程系列网站。多元化的系列课程使得受益人群涵盖了多层次多学科专业学生。
暨南大学早在1985年就开设了数学模型课程,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级精品课程,这也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的同类精品课程。[12] [13] [14] [15]该课程面向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各专业,作为专业必修课开出,现已建成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由于数学模型课程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协同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在2007年开设了面向数学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应用数学模型,课程内容更具前沿性和创新性,并在2010年作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该课程也吸引了其他学科(例如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选修,自2011年起也是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课;同时,也开设了全校选修课数学建模方法及应用,满足非数学专业本科生掌握数学建模方法并解决所在学科问题的需要,每学年有80名左右的学生选修;开设了全校通识课社会科学中的数学,主要针对社会科学类专业本科生,讲授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模型和应用,每学期有160名左右的学生选修,受到学生的欢迎,该课程于2014年6月入选全国“大学素质教育优秀通选课”。多年建设的共六门数学模型系列课程覆盖了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等多个层次,理工医、经济管理和文史等多个学科门类,以及内地、港澳台侨和海外等各类学生。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