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提 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改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因而备受瞩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该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文章就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如何有效的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经验主义;探究性学习;背影;创设情境
  [作者简介]杨紫婉(1992—),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江西南昌 330013)
  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将学生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的阅读教学尤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学作品是作者走进读者内心的媒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体验,教师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笔者在进行《背影》教学时,尝试“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可以互相探讨,再各自发表阅读感受。然而,这堂课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很难将实际生活经验带入到课文的理解中,或者说,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积累生活经验的意识。所以,大部分同学对文章的理解都停留在文本形式表面,同学们体会不出文章所传达出的父爱和字里行间的父子情深,甚至出现了嘲笑“父亲”笨拙的背影、指责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等情况。总结初次尝试探究性学习的失败,我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是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习法特征,注重生成、发展、提升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强调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八年级的学生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对《背影》探究性学习教案的修改中,我尝试以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为指导。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目的是把儿童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挥儿童的主动性,以“儿童为中心”。在课程组织上,让学生直接去体验,获得主动学习的经验。基本特征:第一,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儿童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反对传统教育中的“注入式”教学,主张“从做中学”,以儿童参与的活动作为教学设计内容。第三,反对教师绝对权威,提倡“以儿童为中心”,调动儿童的主动性。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中的“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的直接经验、以及教学与生活相联系都对探究性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中学生之所以不能够领会文章所具有的情感内涵,在于学生对实际生活经验的忽视,以及他们年纪的局限性。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创设情境将学生直接感触的生活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注重学生对生活的经验、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将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解读。
  一、“以儿童为中心”指导探究性学习
  杜威认为“教育对象不是没有情感的物体,而是有思维、有情感的人类,所以他主张不要压制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内在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的地位,为学生创设情境,搭建桥梁实现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其实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教学活动都脱离了生活,语文教育更应该成为学生真正生活,获得生活知识的源泉。
  在《背影》教学实践中,我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们在家里先观察一下自己父母亲人的背影,并写下观察的感受。老师设计情境化作业,为探究性学习提供经验基础。并运用如下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上学路上花圃里的花开出了艳丽的色彩;下雨天,透过雾蒙蒙的玻璃看见母亲拿着雨伞等待的身影;回到家,父母在厨房客厅忙碌的背影。今天带着你们的观察感悟,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于漪老师曾说“一个好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计这一导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过渡到教学课堂,作为学习课文的经验积累,再将生活与课堂结合使学生的内在经验不断拓展。
  二、反省思维指导探究性学习
  杜威认为,经验中包含着思维,思维就是方法,他说:“没有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思维的“开发”,培养学生形成主动的思维惯性,破除原有的“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杜威的反省思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对问题的感知;第二,问题的形成——使困惑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第三,模拟解决问题——运用知识,加以必要的观察,来模拟解决问题;第四,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理性思考,来选择一种解决方法;第五,通过实践来检验方法——通过行动来检验选择的办法。训练学生的反省思维,还需要老师的引导,以及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创设相关的“经验情境”,使学生在了解了反省思维之后,得到锻炼机会;再进一步使学生将反省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成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思维经验。教学起初为学生创设情境,或者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相联系,帮助学生的经验不断生长,为探究性学习提供经验基础。在这种情境中,教师要提供空间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尝试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
  课堂开始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三个问题:(1)文章写了几次背影?(2)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3)在这次描写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答案。在学生第二次阅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经验主义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训练感知问题的思维,并且进入第二阶段接受问题;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学生内部本能和倾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自主提问的结果出人意料,出现许多具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常见的背影会让作者感动得落泪呢?”学生发现问题,形成问题是从学生的角度,这些问题是许多教师想当然会忽略的地方。这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前提;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形式;以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有长远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经验主义 指导下 探究性 理论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