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共青团实验中学届高三3月“抗击新冠病毒”线上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8-29 来源: 调研报告 点击:

 0 2020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暨 3 3 月辽宁省 “ 抗击新冠病毒 ” 线上联考语文

 注意事项: :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 考试结束后,需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6 (36 分) )

 ( ( 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3 小题 ,9 9 分) )

 脱口秀原意为电视谈话节目。2000 年前后,受外国同行启发,我国电视工作者开始尝试制作脱口秀节目,一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东方式幽默,创新观点表达,人气越来越旺。移动互联网普及后,这一趋势被网络综艺顺应并放大。2017 年,网络脱口秀节目《奇葩说》以其新鲜活泼的形式、幽默而一针见血的说话风格,吸引大批年轻观众。紧接着,谈话式、讲坛式、单口喜剧式、辩论式等一批花样翻新的网络脱口秀节目走进观众视野,网络脱口秀正逐步成为网络综艺重要一脉。

 脱口秀为什么火了,它是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的?脱口秀形态林林总总,目的是变着法让观众享受“听人说话”的精神愉悦。比如辩论类脱口秀《奇葩说》,将说话机会与时间平等交给一众普通人,让不同观点、不同表达进行交锋;《圆桌派》邀请专长不同的嘉宾,在轻松氛围中畅谈社会与生活,观众如身临话局,开阔视野,如沐春风;《脱口秀大会》则类似单口相声,演员态度和观点通过包袱台上台下互动。通过言语表达,脱口秀演员个性形象不断丰满;观众被特定人物吸引,兴趣转化为黏性,能够巩固节目品牌,进一步吸引更多观众。

 脱口秀节目采用不同形态以增加观赏性,但其主要功能是让人获得思想启迪,因此脱口秀往往聚焦社会热门话题,通过犀利透视或辩论交锋亮出洞见。比如社会话题“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透过表象剖析深处的“两难”,使多元声音被倾听,打破思维定势。人生话题“要不要跨出舒适区”“怎样才能拥有安全感”循循善诱,传递积极人生观。这些话题设置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增加获得感,又增长同理心,通过思考各式各样的人生命题,观众获得生活的智慧。

 一档好的脱口秀节目应当引起观众的思考,可以是阐发新颖观点,也可以是普及专业知识,抑或是对日常生活有别样的体察。总之,有温度、讲艺术的思想表达才是脱口秀的“立

 身之本”。

 今天的脱口秀离不开“燃”。“燃”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审美特质,既具有流行文化共通属性,也蕴含更加丰富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时代心理特点。当代青少年对梦想的坚持、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通过“超燃”的文艺作品得到表达和凸显,这是“燃”文化在广大青年中得以传播的基本原因。

 以基于宏大叙事的阳刚、壮美和崇高为美学风格,以爱国主义情怀为鲜明特征,以“燃”为视听、情感体验标准,以个体为国家民族利益乃至人类命运付出和献身作为思想升华和情感沸腾的驱动力。

 “燃”是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用语,多见于动画、漫画、游戏及影视领域,用于形容一种强烈极致的视听与情感体验,并由此传达出阳光开朗、乐观自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燃”并不局限于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但后者是其主要生存土壤。“燃”的文艺作品不以消极态度排遣人生烦恼,而是强调以正面、勇敢、奋发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因而成为流行文化中一股重要的积极力量。近几年,大众流行文化中“燃”系文艺作品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年轻观众渴望文艺作品具有更快叙事节奏、更炫视听效果、更强情感体验。网络剧《延禧攻略》中女主角魏璎珞出场便干脆利落“过关斩将”;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超过 50 亿元的成绩创造中国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网络综艺《乐队的夏天》中,新派乐队以激情与情怀感动观众……当代青少年对梦想的坚持、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通过“超燃”的文艺作品得到表达和凸显,这是“燃”文化在广大青年中得以传播的基本原因。

 2017 年,《战狼Ⅱ》以超过 56 亿的票房创造中国电影至今最高纪录,“超燃”观影体验把这股潮流推向新的高点。《战狼Ⅱ》上映前后至今,军事动作题材《湄公河行动》《空天猎》《红海行动》、科幻题材《流浪地球》、灾难题材《烈火英雄》《中国机长》、体育题材《攀登者》以及国庆献礼大片《我和我的祖国》等,都以基于宏大叙事的阳刚、壮美和崇高为美学风格,以爱国主义情怀为鲜明特征,以“燃”为视听、情感体验标准,以个体为国家民族利益乃至人类命运付出和献身作为思想升华和情感沸腾的驱动力。由此看到,“燃”并非局限于网络文化和青少年亚文化,它是近几年我国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潮流,呈现鲜明时代特征。

 这种其有鲜明爱国主义特征的“燃”文化现象背后,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正面认知。一项调查显示,今天中国所有消费者中最喜爱国产品牌的是 90 后和 00后。新一代青少年成长于中国全方位融入世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运蒸蒸日上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切身感知国家民族崛起的自信和自豪。这种正面认知和情感认同正是

 “燃”系文艺作品背后强大的现实文化根基。

 “燃”将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个人诉求与家国情怀进行内在整合,实现化合与升华。在《流浪地球》《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中,英雄形象摆脱脸谱化和概念化呈现,实现越来越真实、立体和丰富的塑造。作为叙事归宿和思想升华的爱国情怀,在扎实的故事与个性的人物支撑下,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升腾出磅礴精神力量以及更加强烈的“燃”的观赏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燃”文艺作品体现个人与时代的同频共振,它所点燃的,正是亿万普通人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共同梦想。

 (选自谢陶然《人民日报<脱口秀,追求有温度讲艺术的思想表达>》) 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脱口秀已经从原来的电视谈话节目走向多样化、多元化,并且今天的网络综艺已然离不开网络脱口秀。

 B. 脱口秀节目通过犀利透视或辩论交锋亮出洞见,而脱口秀内容上聚焦社会热门话题,是因为其可以让人获得思想启迪。

 C. 脱口秀要想立足,想扎根,就需要脱口秀演员们的有温度、讲艺术的思想表达。

 D. “超燃”的文艺作品可以表达和凸显当代青少年对梦想的坚持、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是其在广大青年中传播的基本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紧密围绕脱口秀及“燃”的文艺作品,分别从两个角度开始逐一论证,二者之间也有一定联系。

 B. 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举例论证,譬如用《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的出场来说明“燃”系文艺作品的发展趋势。

 C. 文章一开篇就论述了本世纪以来我国脱口秀的发展,从而引出脱口秀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原因。

 D. 文章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展开,尤其是结尾段与当今时代相联系,突出时代主题,激励读者。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择大城床还是小城房”“要不要跨出舒适区”“怎样才能拥有安全感”等话题设置可以使观众获得生活的智慧。

 B. 无论是风靡一时的《流浪地球》还是国庆大片《我和我的祖国》他们都是以爱国主义为特征,作为思想升华和情感沸腾的驱动力。

 C. 90 后和 00 后之所以喜爱国产品牌正是他们能联合自身实际感受到国家民族复兴的力量。

 D. 我们通过反思“燃”文艺作品带来个人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可以知道它点燃的是亿万普通人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共同梦想。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A 项,“已然离不开”错误,范围有误,第一段“网络脱口秀正逐步成为网络综艺重要一脉”。

 B 项,“而脱口秀内容上聚焦社会热门话题,是因为其可以让人获得思想启迪”错误,因果倒置,第三段“脱口秀节目采用不同形态以增加观赏性,但其主要功能是让人获得思想启迪,因此脱口秀往往聚焦社会热门话题,通过犀利透视或辩论交锋亮出洞见”。

 D 项,“这是其在广大青年中传播的基本原因”错误,指代不明,第五段“当代青少年对梦想的坚持、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通过‘超燃’的文艺作品得到表达和凸显,这是‘燃’文化在广大青年中得以传播的基本原因”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本世纪以来我国”错误,第一段“2000 年前后,受外国同行启发,我国电视工作者开始尝试制作脱口秀节目,一系列节目深入挖掘东方式幽默,创新观点表达,人气越来越旺”,原文范围是 2000 年前后。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D 项,“我们通过反思‘燃’文艺作品带来个人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可以知道它点燃的是……”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燃’文艺作品体现个人与时代的同频共

 振,它所点燃的,正是亿万普通人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共同梦想。” 故选 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 ( 二) ) 实用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3 小题,2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4 日,世界卫生组织(WH0)已正式将源自中国武汉的引发此轮肺炎的病毒命名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武汉市卫健委于昨天凌晨在通报 17 日 0 时至 24 时,又新增 17 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同时,承认此轮 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给防控传播带来了困难。

 (光明网) 材料二: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各相关部门和地方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完善应对方案,全力以赴做好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集中救治措施。加快查明病毒源头和感染、传播等机理,及时客观发布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做好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沟通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地方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湖北省等有关地方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何为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人传人?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表示,已确认出现人传人的传染,也证实了有医务人员感染。

 如何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此次疫情是如何产生的? 钟南山认为,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感染人群的地理分布跟武汉海鲜市场(华南海鲜市场)关系很密切。这个所谓的海鲜市场有很多野生动物,有关部门关闭该市场以后,还是陆续出现了感染的病例。同时,大概在全国四、五个省市,以及国外都发现相关病例,几乎都跟武汉有关系。

 各个城市如何做好联防联控?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建议,武汉要把疫情、病人感染者控制住,尽快防止向其他地方扩散。其他各省市的病人要切实地发现,有不舒服、有症状、有接触者,要到相关的门诊去检测,检测以后及时地发现、隔离。在其他地区发现患者后,不但要对患者进行隔离,跟患者接触的病人也要按要求隔离。这样把有限的传染源控制住,就不会引起大规模的扩散。

 (选自 1 月 21 日新华网《远离新型冠状病毒这些知识要谨记》) 材料三: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全国确诊病例分布及疫情实时监控(

 4

 )-1.27 )

  4. 下列对材料三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截止到 1 月 28 日,我国确诊人数不断增长,治愈人数极少。

 B. 大年初三的疑似增长率较大年初二相比稍有提升,确诊人数也在增多。

 C. 从全国来看,西藏至 2020 年 1 月 28 日尚无确诊病例。

 D. 南方疫情普遍要比北方严重,其中湖北最严重,已经超过了 1000 人确诊患新型肺炎。

 5.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截至目前,尚未找到 2019-nCoV 的传染来源,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

 B.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疫情高度重视,采取了有效措施,并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C. 钟南山院士认为疫情与华南海鲜市场中的野生动物有紧密联系,李兰娟院士建议要将各省市有不舒服症状的患者及时发现、隔离。

 D.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轻微患者也许不会发热,同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6. 三则材料有何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D

  6. 同:都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议论。异:①出发点不同,理论方向不同。如材料一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材料二是对百姓的宣传、远离病毒,材料三是疫情人数的变化,反应全国病情走势。②材料体裁不同,如材料三是图像。

 【解析】

 【分析】

 都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议论。异:①出发点不同,理论方向不同。如材料一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材料二是对百姓的宣传、远离病毒,材料三是疫情人数的变化,反应全国病情走势。②材料体裁不同,如材料三是图像。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大年初三的疑似增长率较大年初二相比稍有提升”错误,看图标是直线上升。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 项,“截至目前”错误,目前,指代不明,材料一“武汉市卫健委于昨天凌晨在通报 17 日0 时至 24 时,又新增 17 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同时,承认此轮 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给防控传播带来了困难。”

 B 项,“并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错误,材料二“湖北省等有关地方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可知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这是地方政府职责。

 C 项,“各省市有不舒服症状的患者及时发现、隔离”错误,材料二“有不舒服、有症状、有接触者”,不能凡是不舒服都要隔离。

 故选 D。

 【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相同点都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议论。不同点,材料一“14 日,世界卫生组织(WH0)已正式将源自中国武汉的引发此轮肺炎的病毒命名为 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材料二“何为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否会人传人”“如何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此次疫情是如何产生的”“各个城市如何做好联防联控”,材料三是图表,可知出发点不同,理论方向不同。如材料一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材料二是对百姓的宣传、远离病毒,材料三是疫情人数的变化,反应全国病情走势。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 ( 三)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本题共 3 3 小题,5 15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皖南的年 钱红莉 愈近年根,愈向往回到乡下过年。

 在吾乡枞阳,大约腊月中旬的样子,村里人家便开始杀猪。

 猪肝,切薄片,直接下在清水里汆着吃,出锅前撒一撮香葱,香而糯。猪肺可做心肺汤,鲜极。猪肠是好东西,杀猪师傅擅于拾掇,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工夫就将整副软塌塌滑溜溜的大肠翻转过来,盘成直径一尺长的圓圈,拴一根草绳,挂在墙上。接下来的深加工,则由当家主妇完成。

 在吾乡,猪大肠最有吃头。洗净,装入浸泡一宿的糯米,剪成一节一节的,两头以麻线绳扎紧。待白铁锅里的水滚开,将大肠下进去清炖。是燃烧蜂窝煤的那种炉子,急火燎开,炉门封上,留一丝风口,文火慢炖,大抵两小时而成。肠衣脆韧而滑爽,糯米饭软硬适中,越嚼越香,人间至味。吃过糯米大肠的人,一辈子不会忘。三十多年往矣,再未享用过这款美食。

 杀猪也多是为着办喜事娶媳妇之需——半边猪当作彩礼。猪身贴满红纸,斜躺于稻箩,挑至女方家;余下半边猪,自家办酒席。吾乡结婚的日子,总选在腊月或正月,岁尾年头,算是喜上加喜。也有酷夏娶媳妇的——姑娘有孕在身,等不及腊月了。夏天里,村里来新娘子,总觉得缺少一点什么,尽管猪也杀了,宴席也摆了,也总显仓促潦草,不比腊月正月那么隆重。夏天嫁过来的新娘子,眉宇间总有一种失根漂泊的忧虑,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似乎不太快乐。

 纵然每家每年都会养上一两头猪,到年末,许多人家还是一路牵着哄着,送去镇上收购站,换一些钞票,积攒起来,用来盖屋、娶媳妇,或者当做来年开春的化肥钱。鸡鸭鹅,倒是有的。临年关,慷慨大方地宰几只孝敬老人,大人也才舍得喝一碗汤。

 童年的腊月,晴天多。

 一只肥鹅,杀了,投于稻箩,坐在门口明晃晃的日光下,安静又专注地拔毛,一点也不急躁。腊月里,连风似也变得温存,尽量吹得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至于将鹅毛吹到天上。一只大肥鹅的毛,拔一上午也拔不完,拔着拔着,便到了中饭时间,拍拍手上的鹅绒,将鹅丢在稻箩里,径直回堂屋吃饭。吃罢,接着拔。拔完大毛,尚有深嵌于皮下的毛桩子,需一把小镊子,一根根夹出。拔鹅毛桩子,真是一场禅修,急不得。大鹅一生都是吃稻子和青草的,毛拔光了的鹅,能看到皮下脂肪,实在娇艳好看。褪了毛的鸡鸭,一样娇黄欲滴,一起拎到河边,剖肚,洗得干净,挂在结满冰锥的屋檐下,等年三十晚上煨炖。

 初一早晨,扯一只鸡腿放在蓝边碗里,再放五香蛋、糯米圆子若干,上头盖一筷子挂面,热腾騰地端给隔壁单过的爷爷、奶奶,或者堂爷爷、堂奶奶。年初二,小孩子照例要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拎一包挂面、两条方片糕、两斤肉、一斤红糖等什物,走四五里的路,被外婆接到,尚不及中饭时间,她便到灶房,旋即端出一碗鸡腿面。小孩子总是“年饱”,哪能吃得下,顶多喝几口挂面汤,吃一个黑黝黝的五香蛋,甚至看见鸡腿,只觉得油腻。一只常年被白菜萝卜填充的寡瘦的胃,如何经得起突然到来的荤腥?如今,日日吃荤,胃也不觉什么,许是锻炼出来了。

 21 世纪了,吾乡不知可还保留了年三十黄昏家家宴请菩萨的古老风俗? 三碗菜摆在篾篮里,拎至野外。村前,纵横着一条条高耸的圩埂,大多数人家将宴请地点选在圩埂背风处。一只整鸡,是一碗;另一碗,肉烧生腐;一大块四方形的五花肉,又是一碗。这些大荤,平素看也看不见。

 鸡,是公鸡,略略于开水里焯一焯,迅速定型,捞起,于鸡脖处奇巧地插一根火柴杆般细小的竹棍,令鸡头微微昂起——整只鸡赤身裸体端坐于碗里,随时要打鸣的架势,活灵活现;四四方方的一块五花肉同样在滚水里焯一两分钟,原先松垮的肉,即刻端正起来;再取五花肉一块,切至麻将大小,锅里煸出油,倒入生腐爆炒几下,盛起装碗。生腐,与合肥的豆腐果相若。

 三碗大荤,一字形搁在地上,再斟三杯白酒。拿出折叠至扇形的黄表纸,分成三堆。划一根火柴,火焰明黄,黄表纸燃烧之后的灰烬,笔直地往天上飘。将一挂小爆竹丢在燃烧的火堆里,噼里啪啦一阵脆响。末了,将三杯酒一一倾洒于草地,大人、小孩一齐朝虚空中的神仙磕头。

 乡村空旷无垠,村庄四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映衬得人世虚静庄严——各路神仙端坐天庭, 默默欣赏这极富仪式感的人间。

 宴请完外面的神仙,回家继续以这三碗荤菜请自己的祖先用膳,我们方可吃上年夜饭。年三十的夜,渐渐黑下来,我们姐弟仨跪在堂屋,给虚空里的祖先磕头。妈妈喃喃自语:“老祖宗保佑孩子们通通泰泰的哦……年年如此。

 初一早饭前,三碗白粥,三双筷子,一字形摆在桌上,意即,祖上先吃。过一小会,白粥撤下,倒入猪槽,我们才能吃早饭。盛粥、摆粥、撤粥,都由我来做,谦恭有礼,庄重无声,丝毫不觉无聊烦琐,有所依有所信的一派虔诚,也是年的仪式感的组成部分。

 那些年,爸爸总是缺席,他过年难得回家。他们的轮船年三十或泊于上海,或停靠于汉口、芜湖……他是给船员做思想工作的政委,必须起带头表率作用,不能擅自离岗,他手下的几十名同事倒可轮流回家过年。

 别家出去请菩萨,都是父亲带着家里的男孩,女孩极少参与。唯有我们家,年年由妈妈领着我们去。记忆里,妈妈总是教年幼的弟弟怎样划亮火柴,给纸点上火。

 这些风俗,随着年岁的增长渐要忘记了,每临春节,执意在心里过一遍,仿佛重回童年,得到一颗糖,一直含在舌上,舍不得咀嚼——有一种甜, 丝丝入扣,如圣光普照,它一定来自天上。

 (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1 月 8 日)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杀猪写起,“软塌塌滑溜溜” 平易近人,十分朴实。

 B. 21 世纪一段,发自内心的疑问,是作者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道出作者对破除封建迷信的无奈。

 C. 记叙过年环境时,作者选择用时间顺序落笔,如“三十”“初一”,使文章充满“年的仪式感”。

 D. 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空旷的气氛,给读者更多的品味余地与思想空间,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8. 作者善用细节描写,这在全文中处处可见。请你择其三处进行分析。

 9. 结尾段说“有一种甜,来自天上”,请结合全文,说说这种“甜”是怎样的一种“甜”? 【答案】7. B

 8. (1)“猪肝,切薄片,直接下在清水里汆着吃,出锅前撒一撮香葱,香而糯”,腊月中旬杀猪吃猪肝的细节描写,写出家乡人对过年准备食物的重视;(2)“一只大肥鹅的毛,拔一上午也拔不完,拔着拔着,便到了中饭时间,拍拍手上的鹅绒,将鹅丢在稻箩里,径直回堂屋吃饭。吃罢,接着拔”,杀鹅拔毛细节描写,写出鹅的肥美和家乡人的不急不躁的脾气;(3)“鸡,是公鸡,略略于开水里焯一焯,迅速定型,捞起,于鸡脖处

 奇巧地插一根火柴杆般细小的竹棍,令鸡头微微昂起——整只鸡赤身裸体端坐于碗里,随时要打鸣的架势,活灵活现”,准备整鸡的四节描写,写出家乡人对风俗的尊重。

  9. ①食物的香甜。回到家乡过年,总会吃到很多的美食佳肴,味道香甜;②童年过年时快乐、热闹氛围心中感到甜美;③每临春节对童年过年美好回忆心中的温暖,而甘之如饴。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 项,“也道出作者对破除封建迷信的无奈”错误,这只是乡下家家宴请菩萨的古老风俗。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手法的能力。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文章运用了哪一种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在吾乡枞阳,大约腊月中旬的样子,村里人家便开始杀猪”“猪肝,切薄片,直接下在清水里汆着吃,出锅前撒一撮香葱,香而糯”,写出家乡人对过年早早就准备食物,并且对于整个过程,包括吃都是一丝不苟,很有特点;“一只肥鹅,杀了,投于稻箩,坐在门口明晃晃的日光下,安静又专注地拔毛,一点也不急躁。腊月里,连风似也变得温存,尽量吹得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至于将鹅毛吹到天上。一只大肥鹅的毛,拔一上午也拔不完,拔着拔着,便到了中饭时间,拍拍手上的鹅绒,将鹅丢在稻箩里,径直回堂屋吃饭。吃罢,接着拔。拔完大毛,尚有深嵌于皮下的毛桩子,需一把小镊子,一根根夹出。拔鹅毛桩子,真是一场禅修,急不得。大鹅一生都是吃稻子和青草的,毛拔光了的鹅,能看到皮下脂肪,实在娇艳好看”,写出鹅的特点和家乡人对于拔鹅毛很有耐心;“三碗菜摆在篾篮里,拎至野外。村前,纵横着一条条高耸的圩埂,大多数人家将宴请地点选在圩埂背风处。一只整鸡,是一碗;另一碗,肉烧生腐;一大块四方形的五花肉,又是一碗”,这是家乡的风俗,对于具体的准备的事物细节描写,写出家乡人的认真,和朴素的信仰。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筛选信息、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有一

 种甜,来自天上”,这种“甜”包括,“肠衣脆韧而滑爽,糯米饭软硬适中,越嚼越香,人间至味。吃过糯米大肠的人,一辈子不会忘”,即食物的香甜;“初一早晨,扯一只鸡腿放在蓝边碗里,再放五香蛋、糯米圆子若干,上头盖一筷子挂面,热腾騰地端给隔壁单过的爷爷、奶奶,或者堂爷爷、堂奶奶。年初二,小孩子照例要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拎一包挂面、两条方片糕、两斤肉、一斤红糖等什物,走四五里的路,被外婆接到,尚不及中饭时间,她便到灶房,旋即端出一碗鸡腿面”,即童年过年时快乐;“这些风俗,随着年岁的痴长渐要忘记了,每临春节,执意在心里过一遍,仿佛重回童年,得到一颗糖,一直含在舌上,舍不得咀嚼”,即每临春节对童年过年美好回忆心中的温暖。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4 (34 分) )

 ( ( 一) ) 文言文阅读( ( 本题共 4 4 小题,9 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窦太后,赵之清河观津人也。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太后出宫人以之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 宦者忘之,误置其籍代伍中。

 籍奏,诏可,当行。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是为景帝。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为代王,已而又徒梁,是为梁王。

 实皇后亲蚤卒,葬观津。于是薄太后乃诏有司,追尊窦后父为安成侯.,母曰安成夫人。令清河置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比灵文园法。

 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自卜数日当为候,从其家之长安。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窦皇后言之于文帝..,召见,问之,

 具言其故,果是。又复问何以为验?对曰:去我西时,与我决于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乃厚赐田宅金钱,封公昆弟,家于长安。

 窦太后好黄老..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与老子,尊其术。及崩,合葬霸陵。

 (选自《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B. 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C. 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D. 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以为符信/上书自陈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长公主,是皇帝所生的第一个女儿,通常地位显赫,在后宫中有一定影响力。

 B. 侯,是古代的爵位之一。从先秦直至清亡,一直有着“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如“承恩公”。

 C. 文帝,即汉文帝刘恒。在他和父亲汉景帝统治时期,国家政治清明,故称“文景之治”。

 D. 黄老,及黄帝和老子。汉朝初年,国家主流学说是黄老学说,崇尚道教,直至汉武帝时重用董仲舒才发生改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窦皇后曾经主动向宦官要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但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导致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B. 代王成为皇帝之后,王后和所生的四个男孩接连病死,窦姬的长子就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第二年,窦姬的小儿子被封为代王。

 C.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

 D. 窦皇后的弟弟窦广国少时曾多次被转卖,后来又入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不料山崖崩塌,睡在山崖下边的人只有少君脱险,其余都被压死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窦姬出涕,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

 (2)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

 (2)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 “闻窦皇后新立家在观津”“立家”是词语,之间不断开,“立家在观津”“在观津”,地点状语,之后断开,排除 ABD; “又常与其姊采桑而堕”“而”连词,和之前不断开,排除 A;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C 项,“在他和父亲汉景帝统治时期”错误,汉景帝是汉文帝 儿子。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 项,“代王成为皇帝之后”错,是之前,第二段“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

 故选 B。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涕”,眼泪;“相强”,强制她走;“乃”,才。(2)中“持”,拉住;“交横”,纵横;“助”,为……助哀。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窦太后,赵国清河观津人。吕太后的时候,窦姬以良家女子的身份选入宫中服侍太后。后来太后把一批宫女遣送出宫赐给各诸侯王,每王五人,窦姬就在这批宫女之中。窦姬家在清河,想到赵国离家较近,就请求那个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册放在去赵国的队伍里。”宦官把这件事忘了,错把她的名册放到去代国的队伍中了。

 名册上奏,诏令说可以,应该启程了。窦姬流出眼泪,埋怨那个宦官,不想去,强制她走,她才肯动身。到了代国,代王偏偏只宠爱窦姬,生下女儿叫嫖,后来又生了两个男孩。代王王后生了四个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为皇帝,

 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子也接连病死。孝文帝即位几个月之后,公卿大臣请求立太子,窦姬的长子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被立为皇后,女儿刘嫖为长公主。第二年,立小儿子刘武为代王,不久又迁徙到梁国,这就是梁孝王。

 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下诏有关官员,追尊窦皇后父亲为安成候,母亲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灵文园的做法。

 窦皇后的哥哥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穷,被人掠去后出卖,他家中不知他被卖在何处。又转卖了十几家,卖到宜阳。他为主人进山烧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觉,山崖崩塌,把睡在下边的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没有被压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断定他几天之内要被封候,于是就从主人家去了长安。听说窦皇后是刚被封立的,她的家乡在观津,姓窦氏。广国离家时年龄虽小,也还知道县名和自家的姓,又曾跟姐姐一起采桑,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事作为证据,上书陈述自己的经历。窦皇后把这件事告诉文帝,广国即被召见,问他,他详细说明了情况,果然不错。又问他还能用什么来验证,他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的时候,和我在驿站宿舍里诀别,姐姐讨来米汁给我洗头,又要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才离去。”于是窦后就拉住弟弟痛哭起来,涕泪纵横流下。左右侍从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为皇后助哀。于是赏赐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钱,又分封与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

 窦太后爱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窦氏子弟都不得不读《黄帝》和《老子》,尊奉黄老学术。窦太后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与文帝合葬在霸陵。

 ( ( 二) ) 古代诗歌阅读( ( 本题共 2 2 小题,9 9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 ,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本诗写于元祜六年(1901 年)春苏轼时任杭州知州。②改火:古时候钻木取火,四时各异其木,故称改火,后来以改火为一年,“三改火” 即过了三年。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词的上片写友人久别重逢,又勉励友人,为其开释胸怀。

 B. 话别时对友人关怀备至,双方意绪契合,以思想活动为线索,扣人心弦。

 C. 词的下片写在月夜之中送别友人,穆父所去的是偏远之地,早春时节,春风已绿江南岸,但规定的到任时期已经迫近,不得不启行。

 D. 苏轼的尾联,为友人提供一种精神力量,告诉友人离开后虽然艰难,但不要思念自己。

 15. 本文情感一波三折,委曲跌宕。结合本词及所学知识,你对苏轼送别友人有何看法? 【答案】14. D

 15. ①他对友人诚挚相待,至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②对友人惜别之情,深至精微;③对友人厚道、劝慰、劝勉。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但不要思念自己”错误,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就不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了。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翻译: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三年,远涉天涯你奔走辗转在人间。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竿。我心惆怅因你要连夜分别扬孤帆,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此词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也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者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词的下片写月夜送别友人。友人所去瀛洲为僻郡,繁华不如越州,更

 不如开封府。特别是熙宁年间又连遭旱灾、地震,赤地千里,五谷不收,倾墙摧栋,遍地洪流。百姓南来逃荒,到元祐年间仍未恢复元气。苏轼送别词的结尾,一般均为友人解忧释虑,此首从道家借用思想武器,流露出一定的消极成分。但在当时,他为友人提供一种精神力量,使友人忘情升沉得失,虽远行而能安之若素。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和情感错误。

 ( ( 三) ) 名篇名句默写( ( 本题共 1 1 小题,6 6 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判了当下 官员工于取巧。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水调歌头》“月有阴晴圆缺”异曲同工

 (3)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山和时间结合在一块,突出泰山特点。

 【答案】

 (1). 固时俗之工巧兮

 (2). 偭规矩而改错

 (3). 盈虚者如彼

 (4). 而卒莫消长也

 (5). 造化钟神秀

 (6). 阴阳割昏晓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偭”“盈”“卒”“昏”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0 (2...

相关热词搜索:共青团 沈阳市 辽宁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