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点滴心得
发布时间:2020-09-26 来源: 调查报告 点击:
培训中的点滴心得 此次培训,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教语文,要“文以载道”,注重语文工具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本着“文以载道”的原则,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以其适应那个时代的道德原则傲然于世,从留下来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能真实地看到前人孜孜不倦的身影,都能见到中国历来的传统文化,能领略到经典。学语文,必然与文化血肉相连,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极大的包容性。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作品不仅蕴涵着丰富的文学知识也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挖掘它的文化意蕴,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教学中将语文与文化的结合,在语文课堂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蕴,使课堂更生动、有趣、富有内涵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往往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让经典名著进入学生的视野。通过诵读活动,促使学生了解、阅读、感悟传统经典,通过诵读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穿越时空的界限,以情悟情,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第二,在日常课文的讲解过程中,穿插传统文化的元素,带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学习这首词必须要了解苏东坡,但是其经历太过复杂,很多阅历不是一堂课可以讲解透的,于是我在课堂中没有直接描述这位伟大的词人,而是设计了一道题:右边是历代著名文学家的姓名,左边是后人为他们写的对联,结果学生对这种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课堂上,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初衷,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中国文学史上极富艺术性的对联,并且结合前面在积累过程中涉及的对联,更为深入地阐述这种艺术形式的写法,学生完全被对联丰富的形式、内容吸引住了。他们对此抱了极大的
热情,不时说出平时背诵的经典对联,甚至尝试着自己为这些文人墨客创作适合他们人生经历的对联,课堂也就不再局限于讲解,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写的过程,事后曾经有人感叹 :“语文课原来可以如此生动!”其实,课堂中,苏轼是一个契机,对联的文化才是关键,是苏轼的一个延伸,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对苏轼其人的了解,他的触角伸向各个方面,一幅巨大的画卷在学生面前展开,课堂的氛围需要我们借助文化的广度向外拓展。
第三,带领学生知人论世,通过背后的大社会来理解课文的小缩影。例如,学李清照的词,要让学生了解李清照人生的三个阶段以及她的丈夫、她的家庭情况,甚至所处的社会背景,从而结合她不同阶段的词作来把握和拓展某一篇具体的诗词;又如李白的《月下独酌》,字面意思其实并不难理解,但令人费解的是,李白为什么邀请明月、影子来喝酒,这似乎不是一个常人所为。而结合李白的生平、写作的时期可以了解到,此时的李白正处于仕途的失意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身边人的排挤让他有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没有人能理解他,于是乎,李白的“疯癫”恰恰是他不被理解、激愤寓于心中的外化;再如王维的作品,若不了解他晚期虔心信佛的事迹,难以把握他诗歌中深有内涵的禅意。
第四,教师时常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为了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之美。可在恰当的时候诵读或运用美丽的诗句以引发学生的共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美的感受力。例如在看到花朵凋谢时会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柳树时能吟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忧愁时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久而久之,让学生的审美情趣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
总而言之,我们应用传统文化点亮学生心灵,用经典名著熏陶学生情操,在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意蕴,使课堂更生动、有趣、富有内涵。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