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章程》试题,
发布时间:2020-09-14 来源: 调查报告 点击: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22 )培养方案
(2012 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写作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性企业、社会团体及各类中介组织、城市社区等机构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综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及相关部门的不同层次的管理工作,具有决策、规划、协调、组织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素质。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公共事业管理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使命感和公共责任感。
2. 全面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国内外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3.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熟悉公共管理实际。
4. 了解并熟悉市场实际和规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5. 认真学习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之外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办事能力。
6、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能力、统计分析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复杂的矛盾和人际关系中处理纠纷、解决矛盾,从而完成管理任务;
7、具有运用与管理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适应办公自动化
发展要求,熟悉我国社会保障、房地产管理及城乡社会事务法规与方针政策;
8、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学会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测试标准。具有一定的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9、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10.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1.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12、掌握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初步具备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能力。
三、主要课程
学科基础课: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原理
专业主干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管理心理学、领导科学、公共危机管理、电子政务、公共政策、公共关系学、管理文秘、领导科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区管理、行政法学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期限,允许 3 年毕业,但必须在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殊情况经学校同意最多延长至 6 年毕业。
学位:管理学学士。
五、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 179.5 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必修课 38 学分,专业必修课 49 学分,实践必修课 56.5 学分,限选课 14 学分,任选课 22 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国防教育:第一学期集中军训 2 周,军事理论课 30 学时,计 2 学分,完成队列训练,战术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
(二)课堂实践环节
1、案例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增强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充分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完成相关的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或提出处理意见。同时要求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随着课程的进度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使案例分析成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
2、教学实习:学生参与教学是指教师指定课程的相关话题,让学生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报告的结构、并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现场演示,参与到现场教学活动中。该形式以小组合作为基础,要求集体上台演示,在演示过程中,可以向在座的同学提问,发起讨论,教师的作用是有效地组织和引导讨论。
3、课堂辅导与课外讲座:旨在通过课堂辅导为学生及时答疑解难;同时,通过课外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探索高层次问题的兴趣。
(三)社会实践
1.加强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素质拓展教育活动是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分为思想教育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学生服务与社团活动、职业技能训练六个模块。为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素质拓展教育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须取得素质拓展教育 4 个学分,此类学分由校团委、教务处、学工处、教学单位联合认定,校团委单独记载,原则上要求在第七学期前修完,超过学分可以替代部分公选课学分。
2.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实行开门办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资源保障、师资队伍配备等方面全面合作,依托行业企业优势,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努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提升专业办学水平。第二学期第二十周、第四、六学期第十九、二十周为校企合作教育课程教学时间,共 5 学分。教学内容建议为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见习、专业实训和专业实践,也可聘任业界专家来校讲座、指导等。
( 四 )科学研究训练(毕业论文)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第八学期,学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经答辩委员会评定合格,计 14 学分。
( 五 )毕业实习与就业实践
第七个学期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总共 18 周的毕业实习,搜集毕业论文素材
及资料,并写出实习报告,表现合格,计 18 学分。毕业实习后,第八学期第一周对学生进行为期 1 周的就业实践,为学生就业作准备,计 1 学分。
附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及 要求
实践教学 周数 数 基本要求 备注 军训 2 完成队列训练,战术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
能完成 工作历练与社会实践 8 通过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生产的实际环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工作态度,培养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为困难学生提供一条增加收入的途径。此外,使学生了解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培养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感恩之心。
能完成 素质拓展教育活动
素质拓展教育活动分为思想教育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学生服务与社团活动、职业技能训练六个模块。为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素质拓展教育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须取得素质拓展教育 4 个学分,此类学分由校团委、教务处、学工处、教学单位联合认定,原则上要求在第七学期前修完,超过学分可以替代部分公选课学分。
学校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教学 5 实行开门办学,依托行业企业优势,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努力打造专业办学特色,提升专业办学水平。第二学期第二十周、第四、六学期第十九、二十周为校企合作教育课程教学时间,共 5 学分。教学内容建议为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见习、专业实训和专业实践,也可聘任业界专家来校讲座、指导等。
系部 毕业实习 18 深入实践,了解各行业管理模式,发现现实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获取相应经验,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并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为做好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能完成 就业实践 1 了解当期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特点,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调整好自己的就业预期(比如去人才市场求职)。
能完成 毕业论文 及答辩 15 根据自己在上一期的毕业实习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充分查阅相关书籍及期刊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论文论点要明确,分析论证要有理,结构层次应清晰,结论要合理,具有高度的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能完成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表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二、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构成表 表三、教学活动安排一览表
附件 1: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必 修 课
公 共 必 修 课
992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0
30
查
一
2
994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34
34
试
二
2
994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0
30
查
三
2
15W
992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54
54
试
四
4
14W
994005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查
三至六
4(2W)
学校 统一安排
992003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16
查
一、六
2(4W)
992004
大学生健康教育
1
16
16
查
二
2(8W)
994011
高等数学 D 2.5
45
45
试
一
3(15W)
994022
大学英语A(一)
2.5
45
45
试
一
3
994023
大学英语A(二)
3
51
51
试
二
3
994024
大学英语A(三)
3
54
54
试
三
3
994025
大学英语A(四)
2.5
48
48
试
四
3(16W)
992013
大学计算机基础
1.5
30
30
试
一
2
992015
ACCESS 数据库(文)
2
34
34
试
二
2
992021
大学体育(一)
1
30
30
查
一
2(15W)
992022
大学体育(二)
1
32
32
查
二
2(16W)
992023
大学体育(三)
1
32
32
查
三
2(16W)
992024
大学体育(四)
1
30
30
查
四
2(16W)
994044
应用写作
2
30
30
查
一
2(15W)
992025
普通话*
2
36
36
测试
自修 达标
公共38 709 549 160
续表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 学 时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周学时
备注
必 修 课
实践 必 修 课
994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一)
2
2W
查
第一学年暑期
99400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二)
3
3W
查
第二学年暑期
994030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一)
1
16
查
一
2(8W)
994031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二)
1
18
查
二
2(9W)
994032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三)
1
18
查
三
2(9W)
994033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四)
1
16
查
四
2(8W)
992014
大学计算机技能训练
1.5
30
查
一
2
992016
ACCESS 数据库实训(文)
2
34
查
二
2
992026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W 查
一
武保处认定
992027
素质拓展教育
4
查
课外994045
就业实践
1 1W 查
八
422101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一)
(专业见习)
1 1W 查
二
第 20 周
422102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二)
(专业实训)
2 2W 查
四
第 19、20 周
422103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三)
(专业实践)
2 2W 查
六
第 19、20 周
422104
毕业实习
18
18W
查
七
422105
毕业论文
14
14W
查
八
实践56.5 132
续表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开课学期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422001
政治经济学
2 42 42
试
一
3
422003
微观经济学
3
51
51
试
二
3
17422004
宏观经济学
3
54
54
试
三
3
422005
管理学原理
3
51
46
5
试
二
3
17422006
会计学原理
3
51
46
5
试
二
3
17422007
统计学
3
54
44
10
试
六
4
14422008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3
54
48
6
试
一
4
1442200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
36
28
8
试
六
3
12422010
管理心理学
3 54
48
6
试
二
4
14422011
公共关系学
3
54
48
6
试
三
3
422012
公共政策
2
36
30
6
试
三
2
422013
管理文秘
2
36
30
6
试
三
2
422014
电子政务
3
54
44
10
试
四
4
14422015
社区管理
3
54
48
6
试
五
3
422016
领导科学
3
54
46
8
试
五
3
422017
公共危机管理 3
54
46
8
试
四
4
14422018
行政法学
3
54
46
8
试
三
3
422019
社会保障概论
2
36
30
6
试
六
3
12专业49
879
775
104
续表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分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开课 学期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选修课
专 业 限 选 课
社会保障
422301
社会保障实务
2
36
30
6
试
五
2
422302
社会保险 3
54
40
14
试
四
4 14422303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2
36
30
6
试
五
2
422304
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 2
36
28
8
五
2
422305
证券投资实务
2
36
30
6
六
3
12422306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3
54
40
14
试
六
4
14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
422307
土地资源学
2
36
30
6
试
五
2
422308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3
54
40
14
试
四
4
14422309 现代城市规划 2
36
30
6
试
五
2
14422310
房地产营销策划
2
36
28
8
试
五
2
422311
土地利用规划
2
36
30
6
试
六
3
12422312
物业管理 3
54
40
14
试
六
4
14专业14
252
54
专 业 422401
行政能力测试与申论
2
34
20
14
查
五
2
任选六门
422402
公共财务管理*
2
34
28
6
试
五
2
422403
房地产项目管理
2
32
28
4
试
六
2
422404
非营利组织管理
2
34
30
4
试
五
2
422405
公共经济学*
2
32
28
4
查
六
2
422407
公共礼仪*
2
34
30
4
查
五
4(9W)
422408
经济法*
2
34
30
4
试
五
2
任 选 课
422409
财政与金融
2
32
28
4
查
六
2
422410
公共管理学 2
34
28
6
查
五
2
422411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2
32
24
8
查
六
2
422412
行政管理学
2
32
28
4
查
六
2
422413
企业管理学*
2
32
28
4
查
六
2
422414
公务员制度
2
32
28
4
查
六
2
422415
劳动法与劳动保障
2
32
28
4
查
六
2
422416
社会学
2
34
28
6
试
五
2
994010
高等数学 C
4.5
80
80
试
一
6(14W)
专业12
198
30
公共任选课
中华2
32
查
须修10个学分且须分别选2学艺术2
32
查
科学2
32
查
应用2
32
查
教师2
32
查
其他2
32
查
公共10
160
续表
本科专业分 学期必修课程设置计划表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0
30
2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16
2 (4W)
一、六
学期
高等数学 D 2.5
45
45
3 (15W)
大学英语A(一)
2.5
45
45
3
大学计算机基础
1.5
30
30
2
大学体育(一)
1
30
30 2 (15W)
应用写作
2
30
30
2 (15W)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一)
1
16
2 (8W)
大学计算机技能训练
1.5
30
2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W
政治经济学
2 42 42
3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3
54
48
6
4
总计
22
27
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34
34
2
大学生健康教 1
16
16
2
(
育
8W)
大学英语A(二)
3
51
51
3
ACCESS 数据库(文)
2
34
34
2
大学体育(二)
1
32
32
2
(16W)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二)
1
18
2
(9W)
ACCESS 数据库实训(文)
2
34
2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一)
(专业见习)
1
1W
1W
第20周
微观经济学
3
51
51
0
3
会计学原理
3
51
46
5
3
管理心理学
3 54
48
6
4
14W
管理学原理
3
51
46
5
3
17W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一)
2
第一学年暑期
总计
27
28
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0
30
2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4(2W)
三至六
大学英语A(三)
3
54
54
3
大学体育(三)
1
32
32
2
(16W)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三)
1
18
2
(9W)
宏观经济学
3
54
48
6
3
公共关系学
3
54
48
6
3
公共政策
2
36
30
6
2
管理文秘
2
36
30
6
2
行政法学
3
54
46
8
3
总计
22
26
说明:公选课未计入学期学分总计和周学时总计。
第四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
54
54
4 14W
大学英语A(四)
2.5
48
48
3 16W
大学体育(四)
1
30
30
2 16W
大学英语听力训练(四)
1
16
2 8W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二)
(专业实训)
2 2W
第19、2
0周
电子政务
3
54
44
10
4 14W
公共危机管理 3
54
46
8
4 14W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3
54
40
14
4 14W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二)
3
3W
第二学年暑期
总计 21.5
23
说明:公选课未计入学期学分总计和周学时总计。
第五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社区管理
3
54
48
6
3
领导科学
3
54
46
8
3
土地资源学
2
36
30
6
2
现代城市规划 2
36
30
6
2
房地产营销策划
2
36
28
8
2
公共财务管理
2
34
28
6
2
公共礼仪
2
34
26
8
4
9W
经济法
2
34
30
4
4
9W
总计
18
22
第六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三)
(专业实践)
2
2W
第19、20周
统计学
3
54
44
10
4
14W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
36
30
6
3
12W
社会保障概论
2
36
30
6
3
12W
土地利用规划
2
36
30
6
3
12W
物业管理 3
54
40
14
4
14W
公共经济学
2
32
28
4
2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2
32
24
8
2
企业管理学
2
32
28
4
2
总计
20
23
第七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毕业实习
18
1
8W
第八学期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周学时 备注 理论 实践 毕业论文
14
14W
就业实践
1
W
表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各类课程学时/ 学分构成表 课程类别
各学期周学时/学分分布
学时/学 分总数
占应修总学分(179.5)比例
备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5
17
18
16
18
16
18
16
必 修 课
公共必修课
14/12.5
11/9
11/8
13/6.5
+2
709/38
%
实践必修课
10W +4/6.5
13W+4/7
2W+2/1
2W+2/3
2W/6
18W/18
15W/15
132/56.5
29.1%
专业必修课
7/5
13/12
13/13
8/6
6/6
10/7
879/49
%
选 修 课
限选课(专业方向课)
4/3
6/6
7/5
252/14
%
任 选 课
专业任选课
8/6
6/6
198/12
%
公共任选课
4/4
4/4
2/2
160/10
%
小
计
25/24
28/28
30/26
31/22.5
22/20
23/24
0/20
0/15
2330/179.5
100%
注:
①实践教学学时 348,计学分 19 学分,实践必修课 56.5 学分,实践学时总计占总学分的比例:42.06%
②以上学时数均不含课外实践教学学时。
③素质教育拓展教育 4 学分,计入第 6 学期;普通话 2 学分计入第 7 学期。
表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安排一览表 内
周次 容 学期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7周
8周
9周
10周
11周
12周
13周
14周
15周
16周
17周
18周
19周
20周
寒暑假 第一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学期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上课
▲入学或毕业教育
●就业实践
□社会实践
◎ 军训
☆ 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
△考试
*校企合作教育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