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完整篇

发布时间:2020-07-25 来源: 调查报告 点击:

  2005 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_ 调查报告 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 1999 年 4 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 146 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 35 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 17.0%,二年以上的占 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 2.1%,表示“说不清”的占 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 4.2 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 2.5 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 年为 42.6%。到 1995 年已降至不足 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 1985 年年的 1:1.72 扩大为 1995 年的 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

  有 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 9 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 14.7%和 11.6%,三项相加为 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 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 年外来务工青年约 100 多万,已经就业的有 70 多万,还有 20 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 1997 年上升了 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 1998 年3 月至 1999 年 3 月的一年中,有 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 2 次以上的达 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 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 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 39.4%;其次为 25-28 岁(28.2%)、19-24 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19.2%)或私营企业(11.4%)中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 6.1%。从事个体经营的占 5.9%,四项合计为 42.6%。他们大都是合同工、临时工,工作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外来务工

  青年就业难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人数在不断上升,城市就业面临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沉重的压力。另外,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渠道不畅,也是择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 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 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 399 下的占 20.8%,400 元至 799 元的占 43.9%,800 元至 999 元的占 14.5%,1000 元至 1999 元的占 12.4%,2000元以上的占 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 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 7.9%,两者之和为 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寄钱回家。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占 41.9%。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孤独和无聊”时,有 11.8%的外来务工青年 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的分别为 29.2%和 44.4%,三项之和为 84.4%;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 8.6%。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 3.8%。“偶尔受到”的占 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 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

  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

 2005 年外来务工青年状况调查报告_ 调查报告 告

 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 1999 年 4 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 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 146 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0%左。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 35 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

  29.8%,三年以上的占 17.0%,二年以上的占 19.0%。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 2.1%,表示“说不清”的占 23.2%。三项之和为70.9%。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 4.2 亿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 2.5 亿剩余劳动力,这是造成农村青年跨区域流动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农村乡镇企业正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时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显著减弱。三是农村实际收入相对下降。一方面农业收入占全国总量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 年为 42.6%。到 1995 年已降至不足 30%。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拉大,从 1985 年年的 1:1.72 扩大为 1995 年的 1:2.33。四是农村青年普遍希望到城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求得发展。在本次调查中,有 31.1%的外来务工青年进城打工是“想换个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施展才干”,居 9 个选项的第一位。而想“到城里学点本事。回家乡好干点事业”和“到城里见见世面,开开眼界”的分别为 14.7%和 11.6%,三项相加为 57.4%;因为生活困难,想进城挣钱养家的青年仅占 16.9%。可见,半数以上的农村青年进城打工,主要原因不是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是因为普遍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到城市这一崭新的环境中见世面、学本领、谋发展。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以广州为例,1998 年外来务工青年约 100 多万,已经就业的有 70 多万,还有 20 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比 1997 年上升了 16.6%。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调查结果显示,从 1998 年3 月至 1999 年 3 月的一年中,有 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

  作。其中,变换过 2 次以上的达 12.8%。工青年变换过工作。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 39.5%。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 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 39.4%;其次为 25-28 岁(28.2%)、19-24 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从调查数据看,外来各工青年有相当一部分在三资企业(19.2%)或私营企业(11.4%)中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占 6.1%。从事个体经营的占 5.9%,四项合计为 42.6%。他们大都是合同工、临时工,工作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又会重新进入滞留群体。

 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度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下岗职工人数在不断上升,城市就业面临着十分尖锐的矛盾和沉重的压力。另外,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渠道不畅,也是择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 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 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 399 下的占 20.8%,400 元至 799 元的占 43.9%,800 元至 999 元的占 14.5%,1000 元至 1999 元的占 12.4%,2000元以上的占 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 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 7.9%,两者之和为 33%。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收入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外,还要寄钱回家。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调查结果显示,在外来务工青年中,有较多业余时间的约

  占 41.9%。业余生活的单调和枯燥,是引发包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当问及“您在城里打工是否会感到寂寞、孤独和无聊”时,有 11.8%的外来务工青年 回答“经常感到”,“偶尔感到”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感到”的分别为 29.2%和 44.4%,三项之和为 84.4%;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 8.6%。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 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回答“经常受到”的占 3.8%。“偶尔受到”的占 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 28.5%。

 调查数据显示。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

相关热词搜索: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 状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