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课堂改革一点认识

发布时间:2020-11-21 来源: 党课讲稿 点击:

 关于课堂改革的 两 点 理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合新的教育需求,其存有的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为了改变这个状况我国实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课改,今天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课堂教学是实现课改核心环节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决定课改的成功与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决定教学改革的成败!接合平时的教学实际我在这里谈两点对课堂改革的理解。

 一、师退生进,让学生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是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弱小的学生被强大的老师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主要作用接受知识,但这些知识是老师“嚼”后“喂”给学生的,是老师认为学生需要掌握的,是老师拿来给学生的,不是学生自己“找”到后“吃”下的,学生成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设计越是复杂,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越是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深度反而越低,而教学设计过于简单,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过于粗糙,学生又无法获得充足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成败主要与教师的水平和准备相关,而与学生的参与关系不大,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

 水平。

 主导水平弱,学生学习水平弱。一堂课中有绝大部分学分在绝大部分时间无法跟上教师,这样容易形学生很容易进入“学不懂——不想学”和“不想学——学不懂”的怪圈。这种现象亟待改变。改变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尝试了的一种“师退生进”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具体做法是:师把课堂让出来,把时间留出来给学生发挥,教师课堂的主导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每个班级中学生的之间的水平差异是很大的我采用“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帮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团结、在课堂团结中学会学习。

 广泛采用了合作学习和分组教学的方式。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有预习的情况下让先懂的学生作为小老师,给他们提供讲解知识的机会,让他们既巩固了已经掌握的知识,又锻炼了自己水平;那些后懂的学生提得到向身边学友学习的机会。也能够给每个小组一些教学任务让每个小组承担部分知识的讲解,把原来的老师教学生变为学生先自学,然后指导小组同伴或接受小组同伴的指导。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提升,把学生的学习问题,学习困惑,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出来,最终由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来解决这些问题。

 成了主导,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发现:当学生能满足“有兴趣”“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被鼓舞和信

 任做重要事情”、“对自己有更高期待”等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时,他就能够进入极佳的学习状态。而老师让出课堂,让学生教学生只要老师组织得当很容易满足以上的绝大部分条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团队中的教和学中获得学习的水平,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容易从而进入“学得懂—想学”和“想学—学得懂”的良性循环中。

 二、完善学习的学习过程,重视课前预习与课后的复习 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水平的获得;把学生的学习简单地等同于上课听课和课后练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很被动,也不利对其学习水平的培养,典型地授之以鱼。我在做课堂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学生课前预习能够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会顺利理解新知识;还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将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但现在学生的很少有预习的习惯,要让学生形成这个好习惯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与监督。我给学生介绍预习方法,并规定一些便于检查的预习任务。比如在小学低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布置初读课文 、理解标注生字、给生字注音和组词等便宜于检查的任务,在上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一检查,除此之外还在课堂上通过“导学”等方式引导学生集中预习。有了预习这个环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快,有利于老师让

 出课堂让学生教学生这个新模式的展开。

 复习对于学生非常重要,首先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形成长时记忆,其次能够获得新的感悟即所谓的“温故知新”除专门的复习课外,我会根据每节课不同的特点对前面相对应的知识在新课实行前有针对性的复习。另外根据不同内容组织,在每天和每周组织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复习课,比如成语接龙,演一演、画一画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复习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与全面。

 教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立足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能够更好地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让学生在这个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获得水平的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 改革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