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备考资料
发布时间:2020-10-25 来源: 党课讲稿 点击:
九年级政治考点梳理
1.强国之路(强国富民)
改革开放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②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改革开放影响中国和世界:(成就)
①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③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④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⑤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梦 内 容 基本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
梦想 具体表现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途径 五大
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
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 四个
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
面从严治党 四个
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
化自信 中国
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精神 代精神。
中国
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国家有力量
平语近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 的。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主
题 意义(必要性、重要性)
具体表现及要求
改革发展 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蓠,必须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重点领域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市 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 降费减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加大,营商环 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
开放发展 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海南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 30 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 1383 亿美元、稳居发 展中国家首位。
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长江经济
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协调发 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生态 发展不平衡 振兴老东北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中国等。
共享发展 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 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精准扶贫、重点扶持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调整个税起征点、不断上调养老金等。
平语近人: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 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平语近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与国际竞争: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源泉。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⑤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
重要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必要性:①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目前,虽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一些重要领城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与人才、教育: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 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创新与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平语近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立足于自主创新,把创新自主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追求民主价值民主价值: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新型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特色民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民主
形式 内容 方式或途径 意义 举例
民主选举 选举人大代表,基层选举村委 会或居委会。
都是通过选举代表间接参加国家管 理。
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 决策,但除了 基层有决策权,其它没有决策 权。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 度 是保障人民利 益得到充分实 现的有效方式;有利于科学决 策。
听证会
民主监督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向人大或代 表反映;通 过电话、网 络、媒体反 映;信访; 民主评议会; 网上评议等 是公民参与民 主生活,行使 民主监督权的 具体体现。有 利于推进依法 行政,增强公 民的民主意识。电视问政 网络问政 民主评议政府
民主管理 主要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 服务。
平语近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
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①行使民主权利是指政治权利,要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相关, 基层民主管理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学校、企业、物业等企事业单位的民主都不是行使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②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4.建设法治中国良法善治: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法治中国:
意义: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②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③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⑤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目标:①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 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清单 内容 原则 对象 权力
清单 法无授权不
可为 法治政府
原则 指公权力,涉及政府部门
及其工作人员 责任
清单 法定职责必
须为 法治政府
原则 涉及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
员 负面
清单 法无禁止皆
可为 法治社会
原则 市场主体,指私权利 法治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 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 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平语近人:改革开放 40 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
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
5.守望精神家园文化自信:
含义: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作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的底气和源泉: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用: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要求: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 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
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影响: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中华民族精神:
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作用: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 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平语近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平语近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6.建设美丽中国 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
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016 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环境重要国情: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意义:①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 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要求:①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②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
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③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 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④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⑤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平语近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7.中华一家亲 促进民族团结: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经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意义: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举措: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
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要求: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平语近人: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资金建设要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帐,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维护祖国统一:
香港、澳门问题 ①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促进了繁荣稳定, 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台湾问题
意义: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 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
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 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平语近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九年级下册考点梳理
1.同住地球村 观点: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经济全球化
重要表现: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和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影响:①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②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对策: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 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文化多样性
影响: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对策: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平语近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多极化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
中国方案: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 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内容: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
的世界。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平语近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接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3.与世界紧密相连 中国担当: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中国担当向世 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中国责任: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 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 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 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力量: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平语近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中国的事中国办,世界的事各国商量着办。在这个过程中,强国和大国承担着重要而特殊的责任。中国虽然还不是强国,还处在强起
来的过程当中,但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在开放中合作,以合作求共赢,为给世界带来光明、稳定、美好的前景发挥积极作用,作出更多建设性贡献。
4.与世界共发展中国的机遇 内部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 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 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外部环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的挑战:
①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②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
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的阻力和困难。
对策: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携手促发展
①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5.我的毕业季 实践出真知(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热点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