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五个怪圈辨识

发布时间:2020-10-17 来源: 党课讲稿 点击: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观察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虽然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似乎是教师展示个人素质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用来检验教师教学设计的工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近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作为观众有幸参加了某校的“同课异构比赛”。这次赛课的课题是冯骥才的《珍珠鸟》。

 从总体上看,参赛的每节课呈现出不少值得称道和借鉴的亮点,却也反映出一些共性问题,那就是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教师有意无意地丢失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把课堂当作自我展示的舞台,当作教师“个人秀”的舞台。

 如何让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走出“个秀场”的怪圈,真正地实现课堂上师生真实、自然、平等、和谐地发展?笔者拟以《珍珠鸟》听课时的观察与思考为例,就这一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走出“唯创新”之怪圈,找回几分自然

 1、让创新回归自然真实 实施新课程,需要一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尝试教学创新。但是,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教学创新的实质,把创新简单地理解为多媒体的运用,简单地理解为教学方式的新颖奇特,于是,从开场白到结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处处讲究展示“亮点”。这样,教师似乎是展示了自我,却让学生丧失了必要的体验。

 教学《珍珠鸟》,有一位教师在完成“品味语言”环节之后,给学生展示了一首内容为挽救丹顶鹤故事的 MTV 歌曲,教师的用意为“歌曲欣赏,加深体会”。然而此时看似入情入境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品味语言似乎并无太大的作用,对于学生理解文本的“信赖”主题也无直接作用,只不过是从课堂教学的过程看,这里出现音乐,使课堂有一些变化,对于学生而言只不过用了五分钟的时间欣赏到了一首不错的歌曲而已,对于本节课语文学习并无实际作用,而且还有生硬做作之嫌,缺乏了一种自然生成、有感而发的情景真实感。

 2.创新要注重受众的体悟 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无疑是学生,所以必须切实注重学生的课堂感受和体悟。可是,笔者所见:一位教师设计模拟鸟爸爸、鸟妈妈对话的环节,简单的两三句话,让学生在座位上发言对话完全可行,但教师为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互动起来,安排四个小组分别走上讲台去模拟对话,一上一下课堂骚动不安,发言的学生也未见有什么特别的想法,耽误不少时间。但对于教师来说,则是“我”展示给听课教师看,我贯穿了学生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环节,至于学生有何收获,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创新与否,其标志不在于是否运用了多媒体,不在于是否使课堂感觉热闹,也不在于是否组织合作探究,最主要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能够尝到阅读与思考的乐趣,获得自主探究的体验。正如厨师做菜,主要

 的不是“珍馐”、“全席”,而是能对人胃口,让人吃得轻松,吃得满意。上课也应如此。刻意去创新、追求赶时髦的花样,就会失去了自然、失去了真实。只有真正站在以学生为发展主体的角度思考,才能摒弃教师刻意追求创新甚至为创新而创新的做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

 二.走出“唯完美”之怪圈,找回几处空间 1、分秒不差未必真豪杰 在公开课上,许多教师的“时间观念”非常强,认为如果没有完成教学的预设则是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因此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在精密计算课堂的每一分钟的使用,每个环节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讲解如何安排都成竹在胸。为此,有的公开课上得滴水不漏,教师讲完预设的最后一句话刚好响起下课铃声,做到了完美无缺,让听课者刮目相看,十分佩服上课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动态把握能力。但是从学生的角度看,这样的课绝不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因为时间的把握是教师支配安排好的,只有教师的个人秀,没有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赛课中,每个教师都不自觉讲,“给你 1 分钟时间讨论”,“3分钟思考交流一下”,“给你们 30 秒钟思考,要快”,“好,2 分钟时间到”。在规定的时间到后,教师选两个学生回答一下,不多不少,不管回答得对错好坏,即作讲评,然后从容进入下一教学环节,完美地完成了预设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却没有换位思考一下,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自己能思考回答这样的问题吗?没有留足

 一定的时间和发掘学生潜能的空间,就没有深思和遐想,浮光掠影般学生就会失去了个性和创新。

 2.天衣无缝绝非英雄汉 毋庸置疑,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许多教师把环节设计得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如一位教师在深化《珍珠鸟》的主题环节结束后,让学生写写阅读课文的感触,这一教学环节看似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但从课堂实际看,很多学生并无写作的热情,学生茫然不知所向,这是因为学生对于主旨的理解早已形成,写阅读课文的感受在此时学生找不到写的方向,思考的空间过大。就这样在教师的再三催促提醒下进行了 5 分钟左右,教师选几位同学读一读人云亦云的感受。然后在临近下课时,教师读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段文字,目的是使整个教学过程完美无缺。这一节课,给听课老师展示了一个有拓展、有练习、有互动的完美设计,而学生只不过当一回群众演员。归根到底,是教师的意识在作怪,不想让预知不到的问题不合时宜地破坏了课堂的完美。

 再如一位教师创造性设计为课文的插图补上旁白文字,应该说这是为学生的理解留下了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仅仅以秀出新设计亮点的方式来展示,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言,然后出示教师的参考答案,按时完成任务,进入下一环节。而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学生之间真诚地对话交流,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发言中动态地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适时地引

 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师生共同得到成长。要实现师生共同成长这一目标,必须给学生留足一定的空间,如果仅仅是教师考虑如何创造性设计补白环节,全体学生失去了创造的机会,仍然是达不到真正地完美和谐发展的。

 诚然,时间和节奏的合理安排,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固然是我们对完美课堂的必然追求,但是,为了展示教师自身设计的“完美”,不顾学生的感受,不顾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完美而完美,这是不足取的。如果真正能够让学生都动起来,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出一些方向集中,指向性更明确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扩展和拓宽本节课的内容,即使在教学进程的安排上有些不顺利,也应该是课堂和谐的应有之义。真正地使学生得到收获的课堂,是在教师留有的空间中学生通过思考发挥了创造能力的课堂。中国画中有“布白”一绝,很值得我们教师借鉴,因为留下空间,就是留下了创造。

 三.走出“唯教案”之怪圈,找回几点变化

 1、落实预设和生成并重的原则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课堂教学实施特别是在公开展示中,为了顺利完成预设的任务,为了使准备的“亮点”如愿展示,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按部就班,照着教案设计好的环节,一个一个地完成自己的课堂预设。这其实也是教师“个人秀”意识的体现,为的是如何展示我的新思想、新理念,缺少的是动态的课堂生成。

  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听课文录音前设计三个问题,用意是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当教师提的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几只鸟?”刚出口时,就有一学生马上接口“3 只”,其他学生便是一片笑声,很明显笑这个学生不该把答案马上说出来,课堂上出现了短时尴尬,老师却故作镇静继续问第二个问题“重点写哪只?”。很显然此时学生和老师都明白这一简单“几只鸟”的问题都已知道了答案,但在教师看来这是我预设好的“整体感知”课文的三个问题,必须按步骤出示给学生思考,学生是听完课文录音才能回答的,故而听录音结束后教师仍旧继续提问有“几只鸟”。这不值得一问的简单问题显然是教师的按部就班的个人秀表演,此时学生也在潜意识默认教师的设计,也知道上课要配合老师的设计思路来一起完成课堂表演。长此以往,学生获得的将不是几只鸟的知识,而是紧跟形式的虚伪。

 2.让变化成为课堂的亮点 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课前的设计固然重要,但不必过分拘泥于课前的设计,更不能无视学生的课堂反应,一味地完成自己设计好的内容,应该多一点变化,实施课堂有效提问,甚至巧妙地运用变化,并根据学生的课堂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尊重课堂生成,将变化向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课堂的亮点,穷则变,变则通,出彩来自变化,而不是仅仅把学生作为教师表演的陪衬、道具。

 四.走出“唯教参”之怪圈,找回几分深度

 1、注重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都讲究一个层次感,此次开课的教师都能掌握一般地整体感知——品味文章——把握主旨——课外拓展这一种课堂基本结构,都注重在课堂结束处要给予学生一些深层的认识。

 如对课文主旨的把握,本节课《珍珠鸟》基于教参书上对课文主旨“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有的教师教学设计从美好的境界延伸到了从人与鸟,人与其他动物直至自然的和谐相处层次,体现了教师个人对教材的钻研和思考,这是值得推崇和借鉴的一面。对于本篇课文主旨的理解,有人认为因为珍珠鸟比人类弱小,却成为人的笼中鸟的故事引发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主旨是令人质疑的,这一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虽然教学参考上没有明确地提出,也没有提供对本文主旨更深层地思考的资料,但实际上在一些书刊杂志、网络上都出现过类似的话题,教师对此方面的信息应有所了解。而在这几节课中,无一位教师能深入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度,把问题抛给学生,引导思考更深一层问题,这就缺乏了课堂教学应有的深度。

 在笔者看来,教学本篇课文只有类似这样有深度的问题才能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发展。虽然本文细腻生动的语言特点是学习的重点,引发出有关“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主旨值得学习,但这些无需教师强调,学生自会明白、理解。笔者认为对于文本提供的内容或作者想传达的价值观,正确理解是一个方面,批判思考是另一个方面,在开放多元的现实社会里,经过思

 考后所认同的价值观,更能成为行动的指南。这里如果没有经过批判地理解作者写作的动机,这节课上只能是让学生又学会了一种隐性的自我欺骗,仍然沉醉在人类对弱小动物的狂傲之中。

 2.合理大胆、有的放矢地取得突破 几节课下来,笔者发现一个问题,关于本文主旨的多样化解读,教师不是不明白,可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能会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但在此次公开课上,教师无一例外地不涉及此种说法,估计是担心抛出此问题时,学生没有经过训练适应,可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这样就无法完美地达到教学目标,更何况教参也没有提及,也只是定位在“依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角度。

 为避免给自己增添不稳定性,给听课老师带来不良印象,所以没有在课堂中抛出问题。究其本源,其实还是保全了自我,丢失了学生的一种表现,距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课堂,发展学生身心的主方向还有一段距离。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细读文本,读出自己的真切体验,然后广泛地涉猎相关的资料,把握对该文本的多元解读,能够在比较中有所选择,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只记住教师搬来的看法。

 五.走出“唯教师”之怪圈,找回几分平等

 1、转变心态,让教师适应学生 我们教师都有一种习惯认识,认为教师完美无缺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作一些配合,公开课才能上好,特别是借班上课,“谢谢大家合作”,往往成为开课教师的结束语。笔者曾多次参加过类似的活动,经常听到老师说,这

 个班的学生不够活跃,不配合,一味地怪学生,而从不讲教师的设计不适合这个班级的学生,是教师未能作有效的调整,是唯我独尊的结果。如果哪节课上有几个能说会道的学生开口,烘托了老师的神奇,那是最愿意看到的情景。殊不知,改变一个人相对来说比改变一个班级要容易的多。

 如一位教师设计在处理完字词、作者简介内容教学之后,安排师生对读环节,此用意是变换一个角度理解珍珠鸟和“我”之间相互熟悉的过程,体现出教师创新教学意识。于是问哪位同学朗读最好,老师要邀请他一起朗读教师修改的内容。如果在这里教师考虑是从朗读角度去理解文本的话,选用优秀学生和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此种设计是很适合的。问题是从课堂实际看这里只是变换人称来理解人与鸟熟悉的过程,感情朗读并不起很大的作用。如果教师少点“个人秀”的意识,多几分民主、平等,在此时不急于表现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和富于创意的设计,放手让所有的学生参与朗读,对话,学生兴趣会更浓,不会觉得是当了一回群众演员,身临其境领会文本会更深。在这里教师并没有基于触动每位学生心灵,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发展的认识,表面上看平稳,热闹,其实是有悖于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和谐。

 2.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 在现实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抱着上好公开课的目的,在课堂上事先安排好有关问题更是不足取的。读书请好的学生读,表演请好的学生演,发言请好的学生讲,甚至原班任教老师也会布置叮嘱一些学生要活跃,积极举

 手发言,为老师争点光彩。这些大家习以为常,一切为了教师上课出彩,却忘记了课堂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要成长的地方。将学生成长的舞台强制地装换成了教师导演的场所,长此以往,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对学科的激情亦会消失殆尽的,那与我们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此外,在所听的几节课中,客观上都是教师用尽拉、驱、逼等手段,让学生的思路回归于教师,学生配合老师完美地完成教学设计意识的体现。教师的“个人秀”意识,已经制约了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使教学的主体——学生受到了伤害,使学生丢失了自我,失去了创造。

 总而言之,如果不及时走出“个人秀”,课堂也就失去了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在现实背景下,我们教师必须真正地静下心来,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迷失方向,不流于形式,顺应学生主体发展的意识,这样才能让和谐早日回归语文课堂,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辨识 语文课 怪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