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20-08-24 来源: 党课讲稿 点击:

 扶贫干部事迹材料

  扶贫干部事迹材料

  ***,男,198*年*月*日出生,**专业。现任**县***。自工作以来,该同志就能踏踏实实地立足本职工作,荣获了***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年,接到县委组织部的通知,***到县扶贫办挂职锻炼,从那以后,他便深深的爱上了这份扶贫工作。虽然负责扶贫办的会计工作和负责贫困户识别筛查工作,在别人的眼里是枯燥乏味的,但他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深知扶贫工作可以帮助更多贫苦百姓,可以让一个地区改变穷困面貌。扶贫工作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当代青年人应当肩负的责任。扶贫工作是艰苦且繁重的,但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为全县的扶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一、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升扶贫工作能力。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同志积极学习上级扶贫相关政策、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为了准确把握他所包扶**村两户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他深入村里调查研究、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这两户帮扶对象家庭的实际,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这两户帮扶对象做好帮扶措施。重点关注庭院养殖、“扶贫扶智”等,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予以指导和帮助。

  **始终奔走在农村脱贫致富的第一线。去年冬天为迎接省级交叉互检,***天天早出晚归,在村里呆了整整一个多月,全村七个自然屯贫困人口加上非贫困人口 380 人,**就这样挨家挨户地走。他深知脱贫的关键在于落实好脱贫项目,只有项目需求统计准了,贫困户如期脱贫才有指望。

 他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贫困户退出、识别、调整。每一项数据都在他的脑海中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他为村里整理软件档案,帮助排查整改问题,完善各种脱贫村级档案和户级档案等等,整个村的情况他已经熟稔在心。

  二、心系帮扶对象,做帮扶对象的贴心人。

  他把贫困村当家园,把贫困户当家人,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四季青镇东方红村的曹**和范**是***的帮扶对象。五十多岁曹**独身,因病致贫。患有脑梗、肾结石。在国家政策对其的住房保障、医疗保障、金融保障之外,还享有国家的产业扶贫政策——奶牛项目与生猪项目,每年共可享受 5000 元补贴。在生活上,帮扶干部**还经常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84 岁的老人范**与 80 岁的老伴孙**育有一子两女,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不回来,两个女儿也有各自的家庭,很少能照顾到老两口。孙**还患有脑梗,并患有严重风湿性关节炎,行走不便。由于老两口岁数比较大,这户***去的能多些,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过去看望他们。小到平时买药,大

  到老两口去医院,在他两的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一位青年扶贫干部的责任心,更看到了一位新时代青年扶贫干部的爱心。有一次,老两口需要到县里去看病,来回六七十公里,***开了三四个小时,全程陪护。路途的奔波劳累***没有叫一句苦,一句累,反而他觉得很开心,他觉得能为帮扶对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他最大的快乐。老两口没有把***当作扶贫干部,更像把***当作亲人,有什么话也愿意跟他说。去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一来二去就连说话***也随着老两口说上一口流利的山东话了,他是帮扶对象的贴心人。有一种帮扶是帮扶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说的就是***这种扶贫干部吧!此心安处是吾乡。***已经把林甸村当作自己的故乡,虽然往返林甸村 130 公里,但是他从没觉得长途跋涉,每次都有种归家的心情,因为在这里他是快乐的,他的精神是富足的。在疫情期间,林甸

 封城,**没法到他所帮扶的对象家中去看望他们,心中一直记挂着帮扶对象的他电话一直没有停过。解封后,他第一时间到帮扶对象的家中去看望他们,帮扶对象始终是**心中的牵挂。

  三、巩固脱贫成果,抓好各项帮扶措施落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国家的各种扶贫政策支持下,要想巩固前期取得的脱贫实效,使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还需要扶贫扶智,支持贫困户通过自身发展产业脱贫。扶智

  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通过前期调研,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对于曹**,主要采取开发式帮扶措施,支持转移就业,通过就业扶贫,将曹**聘为生态护林员。而针对范**的特点为其制定了以庭院养殖为主的家庭增收计划,为范**家送去鸡雏 30 只,增加其收入。让他们在接受国家的帮扶之余不断强化后续自身发展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加强相关扶贫政策宣传,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帮助贫困户理清脱贫思路,脱贫办法,协调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

  在林甸村,我们经常能看到***忙碌的身影,在贫困户家里也都留下了他坚实而温暖的足迹。在这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微不足道的他却奋力演奏着有力的人生乐章。这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扶贫干部**的故事,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扶贫干部的缩影。使命在肩,征程在望。正是有了千万万的贫富干部,乡村才能脱贫,乡村才能振兴,国家才能更加的兴旺发达,才能早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相关热词搜索:扶贫 事迹材料 干部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