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2篇-代表发言

发布时间:2020-09-06 来源: 不忘初心 点击:

 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 2 2 篇- - 代表发言

 第 1 篇: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发言稿,通过对发言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怎样写发言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做用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镇课改思路。

 领导带头,全员参与,讲求实效,稳步推进。

 1、领导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重点抓了校长公开课。镇级层面的校长公开课,人人过关。校级层面,要求每期至少上两节校长(含中层)公开课。

 2、全员参与。

 本期目标全镇 50%的"教师要参与课改过关课验收。平时听推门课,人人都要动起来,就地起步。

 3、讲求实效。

 课改和教学成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目标是高质高效。

 4、稳步推进。

 分层推进,以点带面,结合实际,活学活用。

 二、小组建设。

 2 人小组,4 人中组,6 人或 8 人大组,结合各校自身实际,好中差合理结合,捆绑评价。

 分层推进,以点带面。三实小于 10 月 20 日前完成;xx 小学、xx 小学、xx 小学、xx 小学于 10 月 30 日前完成;其它学校于 11月 15 日前完成。

 三、小组评价。10 月底完成。

 小组评价是个系统工程,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挥棒、风向标,需要不断思考、调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草案,大致从两个方面设计:

 1、小组评、互评,班干部评,教师评,年级评。

 2、周评、月评、期中评、期末评。

 四、导学案 1、编写 以学区为单位编写,责任到人。至少提前一个单元电子稿发到各校邮箱。

 2、运用。各校参考使用。

 五、常规管理。

 上学期各校都有相对完善的方案,本期中心校重点做好两件事:

 1、督促各校将常规管理与课改紧密结合,强调今天的常规,除去教学常规以外,还要包括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校园文化等,建立大常规概念。

 2、抓好平时督察、指导工作。每期至少 2 次督导检查。

 第 2 篇: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小学课改会议发言稿范文,送一篇给你。

 2011 年新课改专题会议发言稿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教师都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尝试再深入思索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等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些可见的效果,但也存在若干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于新课程数学教学要求的几点思考 1、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好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和所教内容的层次性。

 数学新课程改变了原数学教材代数、几何相对独立编排的形式一是采取"混编"的方式,关注不同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实质性关联,体现数学的整体性。展示用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去表达与思考同一研究对象、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良好的数学观。二是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如几何的逻辑推理、函数、概率等知识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

 新教材内容与以往有所不同,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学内容的顺序发生变化。有的上移到八年级,如方程组、因式分解等,有的下移到七年级,如概率、三角形全等、轴对称、变量、统计图等。

 (2)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层度要求不同。如七年级(下)第五章《三角形》中,关于全等三角形,只要求学生会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用了什么判断方法,不作系统的说理过程的书写;不作有两次全等的要求。又如七(上)第七章《可能性》与七(下)第四章《概率》实质内容一脉相承,都是关于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情况;而前者停留在直观和感性要求上,而后者则要求能定量刻划一类事件的概率大小。这一安排由浅到深,呈螺旋式结构,适合学生年龄特征,易于理解、掌握。七(上)和七(下)中的《生活中的数据》也体现了这个相同的设计意图。

 (3)教本内的例题,练习形式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等。这些内容更加多样化,既可以学生自己做,又可以教师讲解,还可以同学间合作完成,这种安排突出学生的主动作用,而且更加灵活。

 2、认真理解、钻研新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理解和钻研教材,特别要注重弄请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思想。比如,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情景?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后,如何进行恰当的引导以达成目标?只有以此为“基点”,才能拟定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比如,“月历”作为一个素材,被各种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本所采用。为什么数学课用“月历”来创设情景?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月历中“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1”、“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 7”、“四方格中对角线上的两数之和

 相等”、“九方格中,中间的数是这 9 个数的平均数”……等规律吗?如果这样理解教材,那么课堂教学就可能从根本上偏离了目标。事实上,用“月历”创设情景,其意图不应在于使学生知道上述规律(结论);而是因为这个“情境”源于生活,学生十分熟悉却从来没有用数学的眼光去研究过它,“月历”进课堂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次,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月历”中数字的一些规律,这样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第三,通过探索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一系列有序排列的数字常常 具有很多规律,从而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字(如身份证、条形码…上的数字)产生探索其规律的兴趣。

 3、把握教学要求,不随意添加教学内容,加大教学难度新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着眼于素质教育,适当降低了有关内容的理论高度,降低了运算的难度,降低了对记忆的要求,减少了公式的数量,淡化了某些概念的严密性.教学时,教师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既能“深”得进去,又能“浅”得出来. 例如在计算 n 个从 1 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时,对学生而言不易推算.假如教师把这 n 个奇数(如 n=5 时)画成如右图所示,学生易发现前两个奇数和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面积的平方,前 3 个奇数的和是边长为 3 的正方形面积的平方,依次类推.于是,得到n 个从 1 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等于 n2 深,并不是把题目难度加

 大,而是把知识拓宽、延伸、进行变式、变换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浅,并不是把问题简单化,而是指在学生可接受的情况下,狠抓“双基”,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由低层次的发展到高层次的综合,不断深化,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 新教材在几何逻辑推理、函数、概率等知识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但现在有些配套用书,实际上的题目就是一步到位的方式,意味着在七年级就已经把老教材的证明格式搬过来,把学生自己说理的语言基本抹杀了,而且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采取了一步到位的做法,大量补充教学内容,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导致了两级分化现象的过早出现。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时,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能畅所欲言,达到推理能力的逐步形成。

 4、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编排体系、知识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教材内容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的情境,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以使学生经历"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领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价值。其次,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题材,使学生有机会展示个性,乐于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再次,新教材突出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

 栏目,以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增加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与相互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也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利用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思路的探索。

相关热词搜索:发言稿 课改 发言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